【1284】4000+(第1/2頁)
章節報錯
連懷義因為木炎這句話,失聲噎住,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木炎冷笑一聲,轉身離開,留下連懷義一個人看著李想的方向默聲嘆息。
李想在部隊待了一個星期,就挫起了一眾年輕戰士爭強好勝的心,把團長給激動的,強烈要求木炎沒事兒就帶她過來,殺殺這幫小年輕的銳氣。
木炎笑著看向李想“這我可不敢做主,囡囡,你覺得呢”
李想還能怎麼說,呲牙笑道“一定一定,只要我有時間,肯定會過來,謝首長肯定”
一星期之後,他們回家,正好遲垣也從市開車過來接他們,因為外公外婆還有媽媽都要開學了。
木炎已經向她許諾,十一之後去市的研究所報道,而他們也沒著急搬新家,只能天冷了再搬,這樣新房還能再晾曬兩三個月,最起碼達到半年的通風,才敢放心搬進去。
其實這個年代的裝修比起後世,真的少用了很多材料,兩三個月就可以搬了,但因為有小孩子,所以大人們格外注意這一點。
8月25號學校開學,前一天大家就到齊了,還各自帶了自己老家的特產給李想,畢竟李想這一年來可是沒少照顧她們,什麼好吃的都想著她們,所以給帶點特產,也是應該的。
比如趙淑琴給帶的山東煎餅大蔥,哈哈,這玩意兒可不是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的,不過是實實在在的好東西。
來自黑省的劉春蕾帶來的是曬乾的菌菇大禮包,純天然野生菌啊,讓李想感動的不行。
山西的孟春冬給她帶的是汾州的核桃,沁州的黃小米。
陝西的王秋月給她帶的是家裡純手工製作的石頭餅。
瀋陽的魏薇帶的是自己家做的樹莓酒和蘋果酒,酒是用塑膠桶裝的,兩大桶,老沉了,得虧這個年代的安防措施還沒到位,要不然她坐火車根本就帶不過來,不過這麼沉,也著實是辛苦。
河南的翁玲玲給她帶的是麻辣花生、花生糕、胡辣湯料,這種胡辣湯料是翁玲玲親戚家做的,獨門秘方,她專門跑過去買的,所以在沒有包裝還有大批次生產的年代裡,很是珍貴啊
李想一一道了謝,當晚就把這些東西給送回家,因為放在寢室查寢的時候要被沒收,所以只能帶回家。
第二天是和新生一起參加開學典禮,典禮上她們的隊伍還特別提出了表揚,因為在暑假特訓營裡表現突出,給予了每人一百元的獎勵,哇咔咔,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室友們興奮的抱著李想,直言是託她的福。
這下好了,原本還想著請她們吃飯,聊表一下她們一路辛苦,沒想到這一下子發了一百塊的獎金,得,還是等她們請她吃飯吧,畢竟這個獎勵,還真是託她的福才拿到的,不否認哦
次日,正式開學,直接進入日常訓練和緊張的學習中去。
進入大二,比較重要的學科是生理、生化、病理、藥理、微免、組胚這些,尤其是生理生化病理,比較難,對以後臨床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影響。
除此之外,還有英語課,哈哈,你能想象的到嗎,在公共教室上課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老媽是什麼感覺
是的,開學之後,李華也跟著一起上了班,她教的是英語,上的第一節課李想就趕上了,要說她們母女倆沒緣分,鬼才信呢
李華保養的很好,看起來也就二三十歲的樣子,學生們一看換了英語老師,還挺好奇。
李華如今早已不是當初從鄉下進京時候那個唯唯諾諾的鄉下婦女了,從教幾年的她,早已變得身經百戰,上來就大大方方的為大家做了自我介紹,當然,介紹的時候,她還看到了坐在最後一排的閨女,很神奇是不是
李華從三十歲考上大學,京大畢業,留任,再到部隊教學,簡簡單單十分鐘,就把自己的前半生交代清楚了,當學生們知道面前這位看起來不過才二十多歲的老師實際年齡已經快要四十歲的時候,都驚呆了。
當然,驚訝歸驚訝,因為課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八卦就留著他們課下再討論去,李華已經翻開課本開始講課了。
對於英語課,李想純粹是來作陪的,四六級都考過的她,國外成長那麼多年的她,對於英語早已到達專業講師的級別,李華如今的能力,可能只能達到李想的一半水平,不過教這些大學生足夠了。
大概是看到姑娘走神兒,不注意聽講,所以李華在課堂上提問了李想好幾次,因為她口語好啊,所以在演練情景劇的時候,總會讓李想站出來做旁白,英語是語言,不能學啞巴英語,所以李華的課堂上很少有見打瞌睡的,因為一個不留神,你都有可能上臺進行搭檔似的表演。
這種語言教學趣味性更強,只用了一節課就讓同學們意識到這位老師的厲害之處。
其實李華的教學方式,多半是跟著李想學的,因為當初她能甩掉啞巴英語的陋習,就多虧她多聽多練多背多交流,尤其是交流問題,最能提升口語能力。以上非專業,大家看看就行了,勿較真
要說大學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區別在於,強調語法,複雜句的結構分析,相近詞的辨析,總之是要做題用的。
大學英語相對靈活輕鬆一點,課上會看美劇,分組表演情景劇,個人reentation等等,總之更強調聽說能力,不是做題能力,會比較有意思一點,但詞彙量還是要靠自己去積累,不然真的不夠用,另外對與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也會有一些深入,但我覺得大學英語並不像高中那麼模式化,很大程度上與一個學校的特色和老師的風格有關。
但是這個年代沒有投影儀等裝置,所以完全就靠老師講解,是以在課堂上,情景劇就成了很好的表達方式。
以前李想上課純粹是來划水打瞌睡的,自從李華教學之後,她儼然成了一個助手,只要同學遇到不會的,李華就會提問她來解答,她甚至有些懷疑,老媽是不是不知道才這麼給她挖坑的。
因為她在英語課堂上的卓越表現,讓整個臨床系的同學們,再次認證了她學霸的人設。
李華也需要有進步的空間,所以晌午的時候,李想會去李想的宿舍或者辦公室,幫她指導講課過程中的一些錯誤和表述方式,李華每次到這裡,都撫著胸口道。
“幸好我有你做助手,要不然可就丟大人了。不過囡囡,你怎麼指導的這麼多呢,連方言都能講的頭頭是道,要不是你在我身邊長大,我都懷疑你是不是留過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