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好不好,我也沒打聽,不過這位姑娘的確長得好看,還比我小几個月呢,可人家都大二了,不簡單啊”

室友a一聽,看傻子一樣的看著他“你難道不知道,人家不到十四就考上清大,上了四年之後才來到咱們學校的”

朱煜誇張的張大嘴巴“你說的這是真的她都已經上過大學了”

“那可不是,人家在清大學的是生物,同時好像還拿了一門其他學科的畢業證,牛吧”

朱煜有些不明白“那為什麼不直接上清大的醫學系呢為什麼還要折騰自己四年,再來上軍醫”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是人家的追求,再說了,如果我有這本事,我也肯定多選幾門學,可大學就那四年,學兩門已經神了,哪裡還有精力學其他也許人家一開始對醫不敢興趣呢”

幾個孩子在那兒咋咋呼呼半天,誰都沒有注意到朱煜滿臉崇拜的走到自己的書桌前,拿出了一個筆記本,在上面小心翼翼的寫下兩個字“李、想”

農曆八月初八,李想家搬出了大院兒,也不知道遲垣是怎麼跟上面說的,反正他們家以後,就在炭廠衚衕住了下來。

這次沒有找親朋好友燎鍋底,因為這個房子裝修的太漂亮,遲垣不想太高調,所以就沒宴請。

宴請的話還需要人家帶東西過來,現在家家戶戶都是緊張的時候,他也沒那個臉,所以,大家沒問,他自然不會提,如果有人問了,就說不用麻煩了,多餘的什麼也不用說就行。

低調慣了,哪怕再富有,也不會說出來,更何況,他本身不富有,就是他的這個女兒,斂財能力太強了。

除了女兒,還有未來女婿木炎,作為老丈人,雖覺得輕鬆,但無形之中也增加了經濟上的壓力,主要還是怕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這對儉省節約慣了的他們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誘惑啊

對比之下,他和兒子們卻只會拿死工資,說出來也是尷尬。

但是李想每每聽到這兒,就覺得好笑“爸爸,你的專業就是指揮,哥哥們的專業是開飛機,退伍的話是可以進民航的,到了那個時候,工資會很高的,所以無需擔心他們日後的前程,就是現在那也不差啊,你像我和木炎、媽媽、外婆,她們學外語的都可以在外面兼職翻譯,木炎會搞一些小發明,賺的外快自然要比你們多。專業不一樣,所涉獵的行業自然也是不同的。”

搬到新家之後,就從空間裡出來,徹底放養到了炭廠衚衕,之前說的是養到木炎單位了,哈哈俏皮,每次說謊她都不打草稿,好在都沒懷疑什麼,因為消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他們早已習慣。

遲垣還從部隊養雞鴨的地方,買來了小雞小鴨,不過鵪鶉沒找到,李想就從空間裡拿出幾隻,放到了做好的籠子裡。

這邊不種地,是沒有麩子餵雞的,她空間的小麥成熟以後,麥秸稈被她曬乾之後,直接粉碎成末,和玉米麩混合做成飼料,拎出來一袋讓大美餵它們。

除了這些,家裡的剩飯剩菜,或者菜地的爛菜葉子剁剁,都能餵雞餵鴨,很好養活的,而且吃了她空間的這些飼料,還不容易生病,一舉多得。

玉米杆子的話,牛羊豬都吃,所以她一直種著玉米,渾身都能用的寶,自然要多種點。

除了這些,花生穰子,紅薯穰子,都是很好的肥料,豬牛羊都很愛吃。

因為遲垣弄來的小雞都太小,所以李想就想辦法從空間轉移出來了四隻老母雞,起碼有老母雞,每天都能吃到雞蛋啊,總比喂小雞等幾個月強吧

她捉的母雞都是空間裡剛剛開始下蛋的母雞,正是好時候,問從哪兒來的,就說自己去郊區買的。

鴨蛋平時吃的不多,吃也是需要醃製的炒出來的鴨蛋有點腥,是以不著急,讓小鴨慢慢長大。

入冬以後,家裡的煤球就開始消耗個不停,李華、遲垣、木炎單位都會發煤票,分別是30斤、60斤、80斤。

普通工人大概是20斤一個月,李華剛到學校,發的是30斤,畢竟軍級單位,遲垣是師長,60斤,木炎是國家科技人員,最多,達到了80斤,夏天的時候他們家的煤球用的量不多,因為家裡頭做飯一般都用液化氣和電,所以煤球就省下來了,一年的煤票省下來,就指著這個冬天呢

要不李想敢換大爐子,就是因為攢的煤票多,即使不夠,也還有她空間裡的,空間裡的煤她當時買了差不多十噸,用的話得自己拓印成煤球,有點麻煩,所以先緊著家裡頭的這些用。

爐子大,廢煤,除非天冷的不得了了,他們會燒煤多一些,讓管道燙起來,平時也就達到溫起來的程度,不至於進屋冷冰冰的就行。

83年,其他票都可以不用,用現金買的年代,買煤是必須要有煤票的,因為煤球供應不足,有票才有煤,否則再有錢也買不到煤球。

在全民還在用煤球做飯的年代裡,液化氣不是誰都能用得起的,就像李想家,有熱水爐子,平時用煤球做飯的話,還能熱個管道,洗個碗什麼的不至於用冷水,但如果用液化氣做飯,管道可熱不起來,所以還是煤球更為方便一點。

這種暖氣片只通一樓,二樓沒有弄,因為覺得沒必要,他們年輕,活力大,不怕冷,平時也就一樓有人住,何必再折騰浪費。

“幸好我沒請同僚來家裡啊,你看看咱家這暖氣片,數過來也找不到誰家能買得起,丫頭,你說這是木炎發明的”

“那可不是,他找人專門定做的。”原理一看就會,但是做起來不容易。

“不愧是科學家啊,做的可真好,又有熱水,又能做飯,可真是太方便了,就是太費煤球,天冷的時候一天得三四十個,就算不冷,也得十來個的溫著管子,要不然就麼熱水用,這一般的人家誰能供應的起啊

“等咱們手裡面的煤票用完了,我們再想辦法買,沒事兒,可勁兒用,能買得到。”

家裡有倆孩子,都凍成高原紅多難堪啊,有條件就得利用,不能節省的過了頭。

家裡有李娜,有大美,早早的就給弟弟妹妹的棉衣做好了,都是那種花棉襖,花棉褲,還是開襠的,小子還好,閨女的話順著腿留,於是在他們八個月的時候,李想給他們備了一個家用小馬桶,平時就鍛鍊他們有尿了主動去上廁所。

剛開始還是不習慣,經常尿溼褲子,漸漸的,說的次數多了,倆孩子就掌握了這個規律,居然會主動指著要去了,這是個神奇的發現,也見證他們這幾個月的靈泉水沒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