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4000+(第1/2頁)
章節報錯
基金會每年的助學人越多,條件就會越嚴苛,因為預算有限,畢竟就只有李想手裡的這幾家公司做支撐,很不容易的,所以需要各地實地訪問的人就越多。
而教育部門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援,不需要他們公司的人做實地訪問,只要把名單匯總,接下來的實地訪問工作就交給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去做,如果他們不放心,可以抽查著追訪。
但即使如此,李華基金會挪到省會之後,工作人員的人數也有原來的三十多人,一下子遞增到了一百多人。
這百來個人的工資,目前也都是李想這邊在承擔。
他們收利息沒錯,可收的也只是同年的銀行利率,又不是高利貸,賺不了什麼錢,還浪費這麼多人力物力去折騰,公益真正的做起來,遠比你想象中的還要難做。
李想一個人,哪裡做的了那麼多事兒?
李華身為這個基金會的名譽創始人,在看到女兒這般辛苦的在做公益之後,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等她退休之後,她將親自去坐鎮,到了那個時候,孩子們都大了,也不需要她守在身邊了,這樣一來,她和遲垣也能過上屬於自己的二人世界了。
對於這個決定,李想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別說,她還真需要李華和遲爸親自過去坐鎮,這樣一來她也能真實的瞭解那邊的情況了。
兩個人一個會管理,一個懂教育,都是知識分子,應對起來也會輕鬆許多。
就這樣,在李想讀碩讀博期間,她的一系列工作,都安排的滿滿當當,每天的都過的既充實又疲憊。
從1989年春,到1995年初,六年時間,李華基金會的業務範圍已經擴大至整個H省。
六年時間到,李華在五十歲這年,光榮退休,和遲垣一起接棒基金會負責人的職位。
13歲的龍鳳胎弟妹,還有金娜,已經到京城接受教育,成為初中二年級的學生了。
提到這三個孩子,要特別的說一說金娜,從六七歲開始,她就在游泳方面,展示出了自己特別的天賦,所以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回到京城,進入少年宮專業學習游泳,就李想的眼光來看,她完全有能力朝這方面發展。
至於她的弟弟遲穆風,運動天賦也不差,尤其酷愛籃球,學習成績也很棒,有學霸的潛質。
妹妹遲穆清就不行了,學渣無疑,運動神經完全衰弱,能躺著她絕對不坐著的那種懶人,偏偏生了一個特殊體質,怎麼吃都不胖,這丫頭好像還和吃死磕到底了,看到吃的雙眼冒光的那種,連李華都放棄了對她的洗腦式的教育,任她自由發展去了。
1990年的十一,遲一飛和遲一揚一起結了婚,新娘子還能是誰?都是自己的閨蜜,一家人啊!
至於劉大美,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真的和遲家結為了親家,更靠著遲家,讓他們一大家子在京城站穩了腳跟,所以趙淑琴對於李想的感激,那可不是三兩句話能夠說得清的,只能將這份感激化為親情,好好的對待她的家人。
一飛因為笑笑,結婚前申調到了京城空軍某部,趙淑琴和一揚本來都在SY,所以他們倆就還留在了S省。
1992年,笑笑的兒子和趙淑琴的雙胞胎閨女相繼出生,李想正式晉升為大姑姑。
木炎經歷過那次重傷之後,在三十歲那年晉升為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之一,於是,他的工作更忙了,忙的甚至沒有時間生孩子。
1993年李想在順利拿到清華的醫學博士文憑之後,就出國留學,前往M國哈佛醫學院進修。
1995年,她三十歲,已經成為晉升為大齡女青年的她,在拿到藥劑學的博士學位之後,驕傲回國。
這一次,直接被京城最大最先進的一五三軍醫院聘請為史上最年輕的榮譽教授。
因為從1988年底她以一臺腦外手術成功震驚整個學術界之後,在往後的這些年裡,參與的大手術,高達一百多臺,憑藉她幾乎全能型的手術型別,成為華國醫學界的天才,多次榮登央視和雜誌報刊封面,成為整個醫學界的明星醫生。
從19651995年,三十年,李想用她的親身經歷,敘述了傳奇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努力拼搏出來的。
結婚七年,她和木炎都在忙工作,忙的沒有時間生孩子,以至於從二十三歲,愣是拖到了三十歲。
甚至比他們晚結婚的淑琴和笑笑,如今都已經是三歲的孩子媽了。
好在她留學歸來,三十歲,如果是這個年代的別的女人的話,可能人生已經過了一半兒,而她李想的人生,似乎才剛剛開始。
回來之後,她發現家裡的變化不是一般的大。
首先就是馬家三姐弟,那是真的知道感恩,大妞自來沉穩,學的是財務管理,二妞學的是餐飲管理,老三最實在,直接去學廚去了,他雖然學習沒有兩個姐姐優秀,但是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李想。
自然而然的,這樣的人才肯定會被李想的公司吸收,於是姐弟仨都去了餐飲公司。
當初她救回來的沈躍躍,就更玄幻了,結婚時候的物件,居然是杜濤他們所熟悉的宋志偉。
宋志偉和張文傑雖然當初只和李想做了半學期的同學,但李想對他們倆的幫助,可以說是影響一生的。
沒有李想,說不定他們早就輟學了,哪可能雙雙考上軍校,成為國家的優秀人才?
宋志偉去了陸軍,張文傑則去了海軍,兄弟倆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家。
相親的時候,宋志偉和沈躍躍看對了眼,沈躍躍甚至還告訴他自己曾經的遭遇,宋志偉覺得她沒要彩禮,還孝順老人,是個好妻子的人選,他們當兵的找個媳婦不容易,找一個能耐得住寂寞的更不容易,於是這門婚事就定下了。
結婚當天,杜濤作為廠子裡的領導去參加婚禮,才發現新郎官居然是自己曾經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