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當晚媽媽就開始起來發面,整理月亮饃需要的人造肉豆皮,當然這些是不夠的。

所以爸爸五點就起床去菜市場和早市上買菜了,黃鈺婷也早早的起來幫媽媽洗菜。

爸爸大概六點就回來了,家裡剩下的生菜已經洗乾淨,爸爸又買了很多。

媽媽的月亮饃已經蒸上,兩個煤氣灶蒸兩大鍋饃饃,把車上的小煤火提下來,用那個火開始煎雞蛋,煎火腿腸。

爸爸則在一邊將醬料什麼的都整整齊齊的碼到一個小的泡沫箱裡。

七點半左右,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她已經帶著倆妹妹穿好衣服,洗漱過了,學校管飯,直接送到學校就行。

未免爸媽上班遲到,她牽著妹妹們的手,步行去了學校。

等她回到家的時候,差不多也八點了,父母已經走了,還給她留了紙條,讓她量力而行。

她數了數,媽媽給她留了大概三十個月亮饃饃,三十個雞蛋,豆皮若干,生菜若干,十根火腿腸,爸爸還給她也弄了個調料罐,另外還有一小包的塑膠袋,之後她將這些東西都轉移到小籃子裡,放不下的就擱到空間。

這個年代,雞蛋一個也得兩三毛錢,七十年代初的時候,農村的收購價就漲到一毛錢了,那麼這個年代一個生雞蛋賣到兩三毛也實屬正常,畢竟中間差了十年。

煎雞蛋他們也沒多要,五毛錢一個,火腿腸也按的是五毛錢,一般都是那種澱粉含量高的火腿腸,肉多的腸都是臘腸,放到這裡面也不好吃。

一個月亮饃,加雞蛋,加豆皮豆筋,加生菜他們要價一塊錢,如果要加火腿腸,就是一塊五。

今天時間倉促沒有準備豆漿,明天如果能配上豆漿,全套下來就能賣兩塊錢。

她挎著籃子,去了對面的商場,商場八點就上班了,因為第一次賣,人家也不知道她是做什麼的,所以需要一家一家的問,商場管理比較嚴格,她還得偷偷摸摸著點,生怕因為她,再連累人家被扣分罰錢什麼的。

她的懂事,果然吸引了不少小姐姐售貨員的注意,因為月亮饃暫時還沒流行開來,所以她們覺得這吃食還挺新鮮的,而且也沒有什麼異味兒,小姐姐們倒是爽快,沒吃飯的基本都嘗試著買了。

三十個,她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完了。

他們家月亮饃足夠大,而且實惠,一個吃下肚,就是到下午一點也不餓。

賣完之後,她拿著手裡的35塊錢(火腿腸十根5塊錢)挎著自己的籃子去了菜市場,挑選不錯的五花肉,五花肉價格在三塊五一斤,她賣了十斤,正好三十五。

拿著肉回家,清理乾淨後,小爐子下了煤球,擱上鍋,放肉,放各種滷肉的調料,開始小火慢熬。

熬製的過程中,她又從家裡拿了三十塊錢,去菜市場買了二十張豆腐皮,豆腐皮五毛錢一張,比後世的厚且重,很實惠,之後又買了十塊錢的燒餅,一塊錢四個,十塊錢買了四十個。

最後剩下的錢買了大蒜、生菜、青椒等蔬菜。

之後抱著這些食材回到家,泡上之前蒸過晾曬乾淨的海帶絲,之後將豆腐皮和海帶絲一起切絲,擱到滷肉的大鍋裡,開始入味兒的慢熬。

燒餅買的時候熱乎乎的,她直接放到了空間裡,這樣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食物的新鮮感。

晌午她沒有給爸媽送飯,早上媽媽說了,他們晌午就吃月亮饃,所以不用她送。

也不知道他們生意怎麼樣,不過商場一般晚上九點才下班,她準備的這些,六點左右就就能開賣了。

因為鍋高,個子不夠,所以家裡水管上套了塑膠管子可以延伸,下面還有凳子可供她墊腳,雖然不是大力士,但她可以先架鍋,後放水,再放料,如此也費不了多少力氣。

對於滷肉來說,只要調料到位,味道自然不在話下,他們家的這肉味兒,煎蛋味兒可謂飄蕩了一整天,不少鄰居都過來瞧她在幹什麼,看清楚她的動作之後,無一不對她伸出了大拇指。

因為他們家裡也存了貨,為了拉貨方便,所以父母還買了一輛五六百塊錢的三輪車,當然這個錢是二姨出的,因為算是公款了,有了三輪車之後,他們上班也更方便了,帶一兩箱月亮饃過去,也不是個問題。

五點,她去幼兒園姐妹回家,倆妹妹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尿尿,喊著吃東西。

“你們不是在學校剛吃過飯嗎?怎麼這麼快就餓了呀?”

嘴裡這麼抱怨,還是乖乖的給她們找餅乾,因為家裡有仨小孩子,所以餅乾媽媽經常備著,就怕她們晚上喊餓。

平日她和妹妹的交流很多,所以把她們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問在學校過的怎麼樣,有沒有小朋友欺負她們,有沒有老師關她們小黑屋啊,吃的什麼,好不好吃之類的家長最容易問到的話,不過回答經常不線上,和大多數小孩子一樣,顧左右而言他,你問你的,我的注意力指不定飛到哪兒去了。

六點半,爸媽到家,早上他們帶走了110個月亮饃,110個雞蛋,30根火腿腸,所以能賣125塊錢,但是實際上收入120,因為剩下的五塊錢的份額被他們晌午吃掉了。

加上她的35塊錢,今天收入是155元,但是一個饃饃不加火腿腸的話,成本得五六毛,能賺一半都不錯了,至於火腿腸,一根只賺一毛錢,所以155,其實他們能賺到的大概在六七十左右。

這麼一算賬,爸爸媽媽笑了,“實驗一天的效果不錯,回頭我們每個月向市場管理部交點管理費,就能不怕誰來管咱們清攤了,這管理費也不多,一個月估摸著有個五六十塊錢都算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