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目前有四個解放軍軍醫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在廣州,79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但是04年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海軍)在上海市,第三軍醫大學(陸軍)在重慶市,第四軍醫大學(空軍)在西安。

李想之前毛遂自薦的學校是北京軍醫學院,這個軍醫學院在2010年送走了它最後一批學員之後就劃分了出去。

當然,在八幾年的時候它還是很風光的,只不過後來因為編制的問題而不得不裁剪掉了,和南方醫科大學相比,更加悽慘。

李想既要上學,又要顧及自己的生意,又想待在北京,很難選擇更加靠譜的學校。

其實她本來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協和,可是她想念軍醫,那麼當初衝動下報的北京軍醫學院,目前來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比其他後世的211工程大學,這個北京軍醫學院是她所有可供選擇的醫學院裡是最不起眼的。

可如果她選擇四個軍醫學院做備選,那麼將來自己生意的供貨問題就成了很大的麻煩。

雖然她可以購買卡車,形成一條運輸鏈,可是在相對落後的八十年代,保鮮問題就成了最大的麻煩。

如果讓她放棄好學校,做大生意,她內心是不願的。

將生意遷出來,也不是幾個月半年就能做成的,思來想去,她還是決定去四大軍醫學院。

這個決定是在確定遲一飛遲一揚是自己認定的哥哥之後所下的,也就是李華和遲垣結婚之後。

在她看來,軍醫不管是海陸空哪一工種,於她來說都沒太大的區別,因為軍醫不是你想待在哪裡就待在哪裡,而是一切以服從命令為己任,祖國哪裡需要你就得去哪裡。

至於她和慕巖的關係,他是部隊裡的科學家,也不會一直待在京城,所以日後他們倆碰面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當然,她前期還在上學,他一切遵從她的本意,不干涉,結婚之後就未必了。

因為兩個人的職業現在都沒有定性下來,所以她在和慕巖寫信的時候,大都是她在說,他偶爾會給予一定的支援和鼓勵,很少會提出什麼反對的話。

畢竟,她也不是小孩子,而且一直都很獨立,這些年,她也算是他放養著一路走過來的。

她已經讓杜濤他們尋找新的倉庫地方了,未來的目標是至少再建兩三個大型倉庫,有了足夠大的倉庫,她就不用這麼辛苦了,當然,裡面儲存的貨物,也必須是保質期長的。

不管是廣州還是上海,亦不管是重慶還是西安,都不太適合她如今的往返時長,所以為了劇情的安排和走向,她暫時將她所屬意的第四軍醫大學(空軍)地址變更到河北廊坊。

因為廊坊距離八十年代的京城也就一百多公里,這個距離就給了她很大的施展空間了。

所以在她清大畢業之前,她就開始張羅這件事,甚至為了拿到第四軍醫大學的推薦函,她還專門找了清大的校長,送了足夠分量的禮,才得到這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至於先前她毛遂自薦的軍醫大校長,她內心是深深自責的,為了補償這位校長大人,她亦給予了他厚重的補償,以此來表示她見異思遷,無故放人鴿子的罪過。

ps:如果這裡和前面的設定有衝突,那麼就以此後的設定為主,謝謝!

是以她此次回京,一是給杜濤他們鋪貨,二是整理行李,之後就直接坐火車去廊坊,時間上來得及。

不過,校長大人跟她說了,作為交換,將來的碩士博士要回清大的協和讀。

四軍醫大學那邊,校長已經幫她聯絡了,雖然她的履歷很優秀,但畢竟不是走正當渠道考進去的,是以進去之後不但不會有任何優待,可能還會被嫌棄,畢竟軍人裡面大多數都以耿直和正值著稱。

國家是八三年誕生了第一批博士,雖然只有十八位,但也算開啟了後面研究生學歷的先河。

是以清大校長對她寄予了厚望,想讓她拿到他們醫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學位,也不難理解。

她答應了,但能不能考上,還真不知道,畢竟時下的行情來看,怕是沒那麼容易。

她先前擔心部隊方面會不放人,但是校長說這一點他能幫她搞定,既然有人幫忙,她也樂觀其成了。

遲一飛遲一揚中途就轉車離開去了h省的x市,她則和外公外婆於18號晚上到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