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貧困落後的非洲,有很多中國人在那邊賣毛巾被、毛毯,事實上前世二姨還真的過去了,不止二姨,媽媽也去了兩三年,人曬的黑的快成非洲人才回來了,那邊生意不錯,可是就是太想家,最後不得已之下,撤資回國了。

今世二姨還想折騰,可是媽媽卻沒那麼大的慾望了,前世媽媽就是2001年發病,2002年手術,同年下半年他們撤資回了老家,那個時候,他們已經在老家蓋了房子,今世媽媽身體安好,早早的就在k市買了房子,生活也比前世要富足的多,所以即便生意不做了,他們回老家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因為他們一家五口的戶口,因為牽扯到很多戶籍學籍的問題,所以早在前年,就已經落在k市了。

正因為戶口在這兒了,所以二姨在2001年春節期間和媽媽打電話商量撤資的事兒的時候,媽媽思考了半天,答應了二姨的要求,但是他們不打算回家,而是商量著,想在k市開一個小吃店兒。

然後二姨想讓媽媽去南方折騰兩年的話,最終沒能說出口,於是2001年春上,媽媽他們的櫃檯撤了。

之後他們在景區附近的小吃街,租了一個門面,開始賣涼皮涼麵、米線麻辣燙,甚至還增加了他們老家的特色小吃菜饃、肉盒、菜盒,做飯這種事,就是要用心去研究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己嘛。

他們勤勞,覺得每天忙忙碌碌的,挺好,作為子女必須全力支援。

2004年,黃鈺婷十七歲,黃鈺姚十六歲,黃鈺妍十三歲,她們雖然都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卻取得了相當了不起的成績。

黃鈺姚拿了網球女單冠軍,為國家收穫金牌一枚。

黃鈺婷拿了女子接力賽的銀牌,自由泳銅牌,仰泳銀牌,以及蛙泳金牌,絕對的奧運冠軍。

而年僅十三歲的黃鈺妍,也拿了個乒乓球女單的銅牌,和她對陣的都是咱們國家的實力干將,輸給自己國家的人,一點也不委屈。

於是黃家三姐妹一夜之間火了,作為h省的人,火遍了全中國。

僅是金牌,三姐妹就拿到了兩枚,銀牌一枚,銅牌也是兩枚,還有一個團體接力賽的銀牌。

這是多大的榮耀啊,而也因為這次比賽,讓老家的那些親戚們徹底的傻了眼。

因為一直以來,就沒人知道她們姐妹仨是運動員,一個家庭出一個奧運冠軍就很了不起了,可是黃家卻出了三個,而且依著她們仨的年齡,估計下一屆的奧運會,依然是熱門人選。

市市委,都來到了他們家,慰問了他們的父母。

甚至給予他們家三套房子的獎勵,市一套,當然,除此之外,體委那邊肯定還有不少的獎金,只是一次奧運會,就讓黃家徹底的走上了人生巔峰。

縱觀分到的三套房子,全都是一百五十平方的大房子,因為他們家五口人,又都是女孩兒,還都是國家的冠軍,所以,全都是四室兩廳的大房子。

爸媽也感覺這一切都是做夢一樣,家裡親戚的電話一個比一個瘋狂,曾經那些有多嫌棄他們,嘲笑他們,看不起父母生閨女的人,這個時候,一個個恨不能打自己的臉,為什麼那個時候,沒有跟人家處好關係呢?

現實給他們家帶來了好多好多的好處,可是對於她們三個來說,也只是短時間內的放鬆,因為訓練不能停。

原本想帶著父母出國玩一圈,可是父母卻說,“越是這個時候,咱們越不能高調,出什麼國啊,你們老老實實在家陪陪我們就行了,起早貪黑的訓練,你們都沒時間好好休息,現在回了家,就什麼也不想,放鬆放鬆。”

世間唯一心疼自己的,大概就只有自己的父母,這話原則上一點都沒錯,而黃鈺婷至此也對自己未來有了具體的規劃。

“爸媽,我和妹妹已經商量好了,我們倆打算再參加一屆奧運會,就打算退役學習。”

“三妹還小,她至少還能再參加兩屆,我們倆打算2008年,或者2010年退役。”

她今年十七歲,再過四年21歲,其實還小,完全可以再參加兩屆,但她覺得21歲已經夠了,接下來的十年,她要學習,而且黃鈺姚也認同了她的規劃。

“媽,我和姐姐想的一樣,我們不像做職業選手,雖然已經是職業了,但我們還是覺得,運動員的生涯太過短暫,唯有學歷才是決定日後生存的武器!”

他們已經拿到了冠軍,全國各大院校是可以隨便去學的。

訓練的這些年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學業上的忽略是他們的弊端,父母也都能理解。

“好孩子,你們自己看著辦就行,不管你們做什麼,我們都是支援你們的。”

有了父母的支援,姐妹仨個在家舒舒服服的修整一個月之後,就又回到了自己的訓練場上去。

不過這一次,姐妹仨卻全都被招攬到了首都的集訓隊,她們在那裡即將開始備戰冬運會,以及各種世錦賽,奧運會只是她們日後職業生涯的一個開端,而不能作為終點,接下來將有更加殘酷的訓練,在等著她們。

2000年5月,張玲玲離開了她,與此同時,她再也沒有聯絡過薛洋,而薛洋也再也沒有來聯絡她。

卻不知,每次她比賽的現場,都有一個人默默的在現場為她加油打氣,當她登上領獎臺的那一霎那,他欣慰的勾起唇角,悄悄的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