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為年齡的原因,他們給自己的書籍都是兒童書籍,字數不多,哭唧唧。

不過賴好面試透過,接下來只有這三本兒童文學能透過出版社的稽核,那她日後也算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了。

且,她在出版社也看到了許多國家的語言,日語、韓語、法語、德語等等,價格都一樣,三毛錢一千字,何止是廉價啊,簡直就是白菜價了,難道是因為她年紀小好欺騙?

等回頭證明了自己的行情,這個價格絕對要提一提的,一次性買斷的價格如此低廉,誰還願意做翻譯啊?

但是那媛說了,出版社就是這個價,除非她能去做翻譯官!

翻譯官?

這個年代的翻譯官應該都是為政府部門服務的,表示不感興趣,還是這種一次性買斷自由。

價格上漲的話,怎麼也得到改革開放之後了。

那個時候外資合資的企業多了,才顯得出翻譯的重要性,畢竟封閉了十幾年,即使現在形勢好了,人們潛意識對這些外來的還是帶有牴觸情緒,所以翻譯的工作才並不受歡迎,甚至說廉價。

現在沒有優勢,不代表以後沒有,所以李華選擇的這條路,日後將會非常吃香,而她本身的性格,也適合做老師,去合資企業當白領,反而不適合她。

她回頭可以幫她們惡補一下翻譯和傳統英語的不同之處,如此一來,外婆和媽媽將來也能靠兼職多一項收入,尤其翻譯本身也是一個積累功底的過程,多學一門手藝,總歸是不錯的。

於是她在空間裡的時間,就多了兩項工作,錄音、翻譯、種田同時進行,倒也更加充實。

很快,高一六班就迎來了第一次月考。

她沒藏私,用實力奠定了她年級第一的地位,宋祁緊隨以後,和他只差零點五分,至此他們倆在整個年級迅速爆紅。

基本上每一位任課老師都對他們讚賞有加,連刻板的班主任在幾次試探之後,都承認李想是真正的天才。

長得漂亮,學習又好,運動也優秀,走到哪兒都受歡迎,加之李想願意分享自己的學習筆記,不管男生女生都很崇拜她,這就是人氣早期的形成。

和李想走的最近的譚笑笑,就成了最佳的受益者,當初考高中的時候,基本上是擦著分數線進來的,可是第一次月考就進入全班三十多名,年紀三百多名,委實不容易了。

比起其他科目,她的英語進步最為迅速,平時和李想相處的時候,她被強制要求使用英語,由最開始的羞澀尷尬,到後來的逐步習慣,只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基本能完成基礎對話,這讓她又驚又喜。

倆人沒事的時候,還習慣互相提問單詞,這個記憶過程比死記硬背要好太多,一點也不枯燥,尤其李想還加入了美食引誘的過程,只要她提問過關,就請她吃飯,動力啊,徹底讓譚笑笑喪失自尊了,oo

喜歡重生嬌妻有靈田重生嬌妻有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