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等大家都睡了,就進空間,因為晚自習坐了兩個多小時,所以她先去掰玉米,幹了一會兒農活後,又鋤了會兒地,撒了一片青菜。

因為空間的雞鴨鵝她總是想不起來去喂,所以她直接種一片青菜,等到青菜熟了,把雞圈養過去,也不用她再操心了。

牛羊什麼的更方便,哪裡的草豐富,就把它們拴在哪裡,每隔幾天換一個地方就行了。

鴿子已經被她養的具有靈性,即使是放開了,它們也會在吃飽喝足後自己飛到籠子裡,不需要她操心。

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鵪鶉,好在她每天都會進來一會兒,給這些個傢伙添點水,添點兒糧。

空間磨出來的麩子什麼,都成了它們最好的食物。

至於豬,因為是雜食動物,她種的紅薯秧子、土豆秧子都能剁碎了後餵豬吃。

李想原本還想讓它們自己發展,後來覺得不控制數量恐怕不行,就這裡和外界的時間比例,將來它們很有可能衍生到自己控制不住的地步,所以為了保持這裡的生態平衡,以及自己的能力問題,她得仔細計劃一下。

這麼長時間,雞鴨鵝各自鵪鶉的數量已經不是最初的兩隻,而是衍生到了每一種六七隻的樣子,這是它們抱窩之後自己孵化出來的,她也沒咋管,迄今為止收穫的蛋也沒多少,都被她攢到一起,等著回頭自家食用。

四合院裡喂得雞鴨肯定供應不上姐妹倆每天賣的數量,所以她會將空間積攢的雞蛋放到地窖,供她們賣貨,而自家院子裡餵養的土雞蛋,則被她換到空間裡,留著以後吃。

對比飼料餵養出來的,自然是土雞蛋感覺上更好一點,即使實驗證明,它們的營養價值都一樣,她也忍不住生出這樣的小心思。

雖然姐妹倆這邊不是大頭,但每個月也能讓她有四五百塊錢的收入,也算是大生意了。

而且她們倆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漸漸的都有了固定的客戶,畢竟在物資緊缺的年代,能隨時隨地的買到雞蛋可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那些高收入群體,他們每個月有高工資卻沒有足夠的票,黑市就成了他們消費的主要來源。

像李想弄過去的雞蛋,各個乾淨漂亮,誰見了都稀罕,又是送上門來的,何樂而不為?

沒有誰傻得會去舉報她們,因為少了這個來源,他們要麼一大早去供銷社排隊買雞蛋,要麼就要冒著風險去黑市買高價蛋,兩相一對比,傻子也知道怎麼選擇。

其實她空間的雞蛋還有很多很多,她想將李二柱一家叫過來,也是想讓他們先幫自己分攤一些出去。

可是既然已經確定不合適了,那她回頭就轉交給慕巖給她介紹的那位退伍軍人和她的妻子就好了。

豬牛羊還是兩頭,現在已經長到二三百斤的樣子,看母豬、母羊、母牛最近的肚子,估摸著距離生產也不遠了,到時候有了下一代,公豬、公牛、公羊能宰了就給宰了,這可是用空間靈草餵養出來的,肉質肯定特別的好。

幹完活,她往草地上的床墊上一躺,開始複習功課。

大概忙活到晚上十一點左右,才出空間睡覺,因為她的被子是厚被子,所以也不覺得冷。

雖然空間睡更好,但她不想產生依賴性,寧願在外面縮著脖子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