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流落民間的真鳳凰(11)(第2/2頁)
章節報錯
過濾呢,就是把豆渣和豆漿分離。
煮豆漿是把豆漿煮開,用於點漿。
點漿則是加入石膏,使豆漿凝結。
壓板成型就明白多了,直接將放置好的豆腦放入木質模子中,壓出水分,做出豆腐,而後取下模板,豆腐就做好了。
水豆腐就是加水多一點,比老豆腐更簡單。
第二鍋漿汁兒她壓縮成了豆腐皮。
豆腐皮是用豆漿點滷後,在棉布分層裡,壓榨出的豆腐模皮,雙面有布紋。
它的製作方法和豆腐之前的工序一樣,後面的就是點腦,打腦,潑皮,壓榨,脫布,就是成品了。
點腦是很關鍵的,點腦的水平決定豆皮的質量,口感。
這些步驟和比例,她早就很熟練了,只不過以前都是傳統工藝,而這次用的是機器,快是快了,可是比例還沒掌握好,需要時間的調控,但是用於吃是絕對沒問題的,畢竟是用靈泉水做出來的,口感怎麼可能會差?
這一鍋豆漿,她壓榨出了三十多斤的豆腐皮,這個應該不老夠,等今天白天有空了,她得多做一點。
第三鍋她做成了腐竹,腐竹是將豆漿加煮沸後,經過一段時間保溫,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挑出後下垂成枝條狀,再經乾燥而成。其形類似竹枝狀,所以稱為腐竹。
《本草綱目》上說,顏色越淺的腐竹,營養價值越高。
不過後世老百姓買到的腐竹純天然的幾乎沒有,都是加了各種食品新增劑的。
連歆有一個同學家做過腐竹,結果純天然的顏色不怎麼好看,豆製品嘛發黃發暗,所以反而沒有那些光鮮亮麗的,經過各種新增劑調製出來的賣得好,久而久之,商販們也根據大眾需求,去新增各種防腐劑、食用膠啊什麼的食品新增劑進去,就這樣的腐竹,她空間也有很多。
所以有時候也不能說那些商販無良,大多數都是順應潮流誕生出來的。
在晾曬腐竹的時候,她先將空間裡的存貨,那種成袋子的腐竹找出來,一節一節的掰好,回頭等需要了再浸泡。
除了腐竹,她還拿出了粉絲、泡麵、粉條、土豆粉等等吃火鍋的必需品。
空間地裡她用菌絲髮出來的各種蘑菇,也摘出來幾大盆,清洗乾淨後,手動撕扯成大塊兒,放入盆裡待用。
這些菌類基本上都是現代常見的菌類,比如平菇、金針菇、香菇等等。
忙活了整整一天,空間外終於天微微亮,蘭果趕緊將所有食材擺放整齊,出了空間。
蘭茵已經醒了,她發現這爐子非常好用後,直接擱了個砂鍋在上面,熬了一鍋粘稠細膩的白粥。
在燒水的時候煮了四個白水蛋。
蘭果則拿出一個白瓷盆,將從空間弄出來的紫蘇葉切絲,倒入盆裡,加入麵粉,雞蛋,攪和成糊狀。
平底鍋燒油,加入糊糊,雞蛋餅就一張張的烙好了。
白粥的配菜則是她醃製的海帶絲。
如此,營養又美味的早餐,就做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