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辮兒暗暗思索,然後聯絡起腳下的筷子城,這個縮小版的城中之城,發出一道這樣的疑問。

張小辮兒見師父林不凡半天沒有任何反應,不由嚇了一跳。

他認為有什麼不對勁,趕緊把幼童緊了又緊,警惕地俯視著周圍。

這時,只見筷子城內的老鼠越聚越多。

恐怕不少於幾十萬只。

乍一看,大街小巷都是老鼠。

兩個大活人就這麼被鼠群包圍著,猶如兩條孤帆漂浮在無邊無際的鼠海之上,隨時都有被海浪掀翻的可能。

張小辮兒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心底表現出少有的害怕,小聲喃喃說道,

“這凌州果然沒讓三爺我失望,說起來這還是給人居住的地方麼,簡直就是老鼠窩!!”

但是,他張小辮兒不知道的是……

儘管這凌州城被稱為“貓城”,城內的各家各戶雖然都祭祀貓仙人,甚至於貓仙祠附近的街道上也有成群的狸花貓頻頻出沒。

可百年以來,凌州總能時不時地出現鼠患。

而且,從未根治。

說到底,導致這一現象的癥結還是在貓仙譚公子那邊。

凌州當年大旱,沒少受他的影響。

在他的幫忙之下,雖說解決了旱災,但是凌州百姓每年都有祭祀貓仙的傳統。

進香氣的同時,百姓們無一不帶許多食物給周邊的野貓。

更誇張的是,三五不時總能出現一些家境富裕的人,讓僕人推著車,沿街投送大量的饅頭、魚乾、臘肉和其他美味可口的美食。

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在於祈求得到貓仙的庇護。

隨著時間的推移,凌州的野貓便不再捕鼠為生。

這些個野貓整天沐浴在陽光下,享受著日光浴的同時,順便等待凌州百姓為它們投送食物。

自此以後,野貓過著了悠閒愉快的退休生活。

經過幾代繁殖,凌州貓類的後代們似乎全然忘記它們祖先傳下來的捕鼠技能。

身體變得越來越圓,走不幾步路,都要停下來休息半天。

野貓如此,家貓就更不用說了。

一旦讓它們撞見老鼠,膽怯的非但不是老鼠,反而掉頭就跑的是這些貓類。

搞得老鼠們也是相當困惑。

一度以為改天換地,它們成了貓類的剋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