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翦和羅士信的入隊,整個盟隊從五人隊增長到了七人隊。

嬴政必須要坐穩這盟隊領導人的頭把椅。

百里守約和元歌是秦始皇主要的競爭對手。

決不能讓王者戰隊主導了這支隊伍!

他嬴政,王翦二人,再招收過來這個羅士信,那就是有三個人是一個壕溝裡面的。

那麼秦始皇戰隊的人數佔比就會超越其他戰隊人數。

嬴政也就不用看王者戰隊那兩個人的臉色。

“朕一統江山,中心自我,盟隊領導本就是水到渠成,哪知道半路殺出來一個百里守約……”

嬴政心裡門清。

合縱合縱,還沒有到秦晉之好的地步。

大家都只是迫於形勢,為保命才去聯合起來對抗戰場的。

哪裡有真正的朋友關係。

出生入死更不可能。

正因為這種芥蒂,

閒聊了一段時間,羅士信感覺嬴政很懂他,內心產生了一些好感。

看看,看看……

還在挖人……

史振鄉對嬴政嗤之以鼻。

秦始皇的小心思可不少,這一路振鄉也是看得透透的了。

況且這合縱聯盟本來就不牢靠,

加上黃貂魚的死,讓這個聯盟的集體觀念變得更加千瘡百孔,一碰就碎。

只是大家各自保留情分,閉口不談而已。

戰場就是戰場,戰場意識的恐怖大家也領教過了。

似乎決出第一名次,

遠比對抗戰場意志更為容易一些。

史振鄉不清楚隊伍中有多少人有了這種想法。

大家隻字不提,不想說話而已。

但是肯定有人已經在心裡抗拒合縱。

嬴政作為合縱發起人,

史振鄉與百里守約認為他已經露出了“狐狸尾巴”:

他想要控制住盟隊,成為他獲取勝利跳板的籌碼。

秦始皇是明主,也是暴君。

卻絕不可能是仁主。

“仁義”在嬴政心裡輕若鴻毛,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