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沛國譙縣。

一個年過四十五的老者看起來精神有點不振。(時代不同,稱呼為老者)

因為最近他也是遇到了很多的麻煩事。

這不他走在前面,身後一個孩童就像一個狗皮膏藥一樣的緊緊粘著。

“阿蒙,不要跟著老夫了,老夫還要趕著去劉村看病。”

小孩的年齡一點的也不大,但是看起來卻非常的精明,他看著停下來的老者,然後說道:“阿公,你就在給我講講故事吧,我還想聽。”

“那我讓你背誦的那些東西都記住了麼?”

老者似乎有的是辦法讓這個小孩聽話,然後這樣的說道。

果然當老者說出來話之後,這小孩就變得支吾起來,可能老者讓他背的東西太多了一些。

在老者和稚童對話的時候,不遠處的一棵樹下站著兩人,其中一人是本地人,一人看起來像是外鄉人,對老者這裡指指點點。

老者見過這樣的問路人,所以完全的不以為意。

於是繼續的說道:“阿蒙,這些東西你可要多背誦一些,他們對你可是非常好的東西,以後你也就可以靠著它們讓你不至於一直到生活在這樣的小地方。”

“阿公你就給我講故事吧,這個故事比你讓我背誦的藥方要好聽不知道多少呢。”

“愚頑!”

老者最終只能是這樣的說了這麼一句話,這個孩子還是太小了一些啊。

說完這話他想了一下,然後說道:“現在回去背誦一方藥,得阿公回來檢查,如果背誦透過,給你講溫侯斬華雄的故事。”

“好好好,阿公,我現在就回去背。”

小孩得到了自己阿公的同意,於是快速的離開了這裡,然後就趕著回到了家裡去背誦藥方的事情。

而老者看著開心的孩子,只能是無奈的搖頭,然後他轉身朝著目的地而去。

只是他才剛剛的走動,然後跟著村人的外地人就走了過來。

對方距離老遠就深深的作揖。

行禮的方式非常的獨特。

目的就是讓老者看到對方的目的是什麼。

“先生。”

外地人這樣的說道。

老者是一個知禮的人,所以他回禮之後,外地人直接這樣的說道。

“你是專門來尋我的嗎?”

“是的先生。”

“看你一身疲憊,應該是連日趕路的原因,但是吾觀你面色紅潤,氣喘而心不起伏,四肢有力,眼神精光,一點也不像是有病之人,可是家人病急?”

“家中未有患病之人。”

那外鄉人這樣說完之後,然後就來到了老者的附近,再次的作揖之後,於是對著老者進行解惑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乃是來自於雒陽。”

“遠道而來必然是有所求,但說無妨。”

外鄉人給老者的第一印象還是非常的不錯,聊天之後,也就好奇這人找自己倒地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