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正雖然謙讓,但是他一直的是在騎兵營,跟隨呂布一起,所以他覺得這先鋒應該是自己,而且明年自己就要十八歲了,他還想著自己的乾爹給自己刺字呢。

“乾爹,我們都是不想讓出這先鋒,所以還需要乾爹你的定奪。”

這十員小將真正上過戰場的也才有六個,但是卻一個個的想要領兵作戰,可以看出他們的願望還是很大的。

“你們幾個先不要著急,雖然會一點武力,但是還沒有在真正戰場上對敵,所以經驗不足,先跟在軍中。為父現在需要的是,你們對我們接下來作戰,有什麼看法,當然可以算作是對你們能力的一個判斷。”

呂布這話說完,其他的幾人都是馬上陷入了沉思裡了。

在剛才大家都是著急的想要第一個上陣,現在卻要回答問題,這就必須要認真的思考。

這十人中,真正在軍略上有所表現的也就是韓寧和包雲以及馬佔和左路四個人。

之所以這樣,三個是寒門子弟,從小就學習了很多,然後包雲則是年齡小,所以他也就一直的在學習。

如今雖然有紙上之嫌,但是卻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所以四人也就當仁不讓的開始了進行謀劃。

因為要和匈奴人作戰。

龜茲周圍的地理輿圖之類的也就掛在了軍事廳內。

所以對於周圍的匈奴人所做的一些準備也都是標記的非常全。

一些距離近的部落,駐紮的軍帳之類的也有標註,當然地勢山河也是有得。

這也是斥候們所帶來的效果。

而在這個效果下,也就讓包雲他們四個在這個時候進行指手畫腳。

呂布是打算看看他們的表現得。

所以這樣的指手畫腳完全的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敵人的駐軍,敵人的想法,自己的應對之策,他們在這個時候完全的是可以暢所欲言。

而且還要結合軍報。

只有這樣才能夠非常輕鬆地對話這一次的軍事行動。

而且呂布的意思,他是讓他們現在進行策論,對這個戰況進行分析,然後會在上戰場之後帶著他們,讓他們身臨其境。

這比一些只看軍略和武略的兵書可是要直觀地很多。

比如說兵書上的三十六計,人人看了就懂,可是你不會用,看了也是當個故事而已。

所以有了馬上要發生戰事的便利,呂布也就會更直觀的來教導他們幾人。

當然不只是年輕的四個,還有的是其他的人,這些東西都是要學會的額。

戰場上隨機應變,也就是來自於這樣的一個教導。

一番論述下來,呂布很滿意的點頭。

對於他們的論述,暫時的只當是戰爭發生之後來進行評判結果,而他則已經是把武兵錄翻著看了好幾次了。

目標也已經定下,那就是主動地出擊,然後獲得需要用的資源。

同時攻佔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生活在這裡,那麼他也就有了足夠多的兵源地,也就不怕在戰爭中的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