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跟隨了呂布兩個月的時間了,他對現在的呂布也是有了很多的瞭解。

所以他現在說話的方式也就大膽了很多。

在高順看來,天下已經有大亂的趨勢了,而呂布這樣的勇武之輩必然會在這亂世有所為,而自己追隨也是有著很大的機會。

只是自家的主公只想著收乾兒子,卻也不招兵,這讓他有點點的不理解。

而在上郡,太守的思維也是讓他不理解。

綜合對比,也明白了這太守的目的也不小,這收羅猛將武將為己用,很明顯的是有大作為的。

要知道,現在的黃巾賊已經出現了敗相,那麼基本上是不可能殺到幷州來的,如此也就完全的沒有必要去擴充自己郡的實力。

“聽不聽用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們卻也可以看看這雁門的情況,上一次敗了雁門校尉,也不知道再見了我讓不讓我進城!”

呂布哈哈大笑。

很明顯的對於這一次的太守命令沒有當做一回事。

因為張遼現在完全的不會到上郡去。

很快,幾人就過了黃河,呂布只要是遇到了村子縣城都會進入一番,不過他也是走馬觀花並不會浪費很多的時間。

只要武兵錄上看不到能夠收為乾兒子的人,他也就不在這裡等待,而是繼續的趕路。

三天後,呂布和高順等人進入雁門關。

瞻仰這北地雄關。

因為有太守的手令,所以一路走來,呂布等人到也沒有人責難。

這也是官方文書的好處。

如果只是沒有文書的話,那麼去這種地方恐怕就要出意外了。

這些漢軍看起來非常的不錯,畢竟是鎮守邊牆的邊軍。

呂布此行的目的是張遼,那麼就只能是去張遼所在的縣城了。

馬邑縣發生過一次大事件,不過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而這裡雖然是靠近鮮卑匈奴,但是卻非常的安全,因為這些異族人根本就不敢來這個地方。

雖然異族在關外稱雄,但是遇到了漢軍,他們也只能是遠遁。

呂布等人進入到了馬邑縣,然後就先拜訪了一下郡吏張遼。

張遼的勇武在馬邑縣是非常出名的,他沒有想到居然傳到了上郡,但是張遼並沒有要去上郡發展的意思,於是呂布之行也就只能算是完成了。

但是呂布卻並不打算現在就離開這裡,因為他覺得可以利用一下這張遼。

透過武兵錄,呂布看到了自己沒有達到招募張遼的條件,如此的話自己不管做什麼張遼都不會跟隨自己,而且現在他對呂布的忠誠值連九十都不到。

如此呂布也就不在這件事上過多的鑽研,因為用不了多久張遼就能夠到了自己的手下,那麼到時候再看看能不能提高他的忠誠值。

利用張遼的名望,然後在馬邑縣找幾個乾兒子,這才是呂布的計劃,畢竟張遼在這馬邑縣還是非常出名的。

有他在身側,呂布的可信度也就會增加,如此馬邑縣才有人可能成為呂布的乾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