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十年前,他絕不會跟那些人妥協的。

不然他又何必躲在鄉野之地苟活十年。

“人啊...有些時候就是不能為自己隨心所欲地的活著,明明不喜歡,還要偽裝成喜歡樣子”

此時衛瓘和李將軍彼此對視一眼,會心大笑起來。

這笑聲中充滿無奈和苦澀意味。

“弘農郡如何處置?”也不知道二人對飲多久。忽得李將軍目光灼灼盯著衛瓘。

似乎也感受到李將軍內心念頭,衛瓘抿唇一笑,“安心吧,哪裡已經不是你我該操心的地方了,他們活了”。

短短一句話,便化解了李將軍多日以來擔憂。

這便是李將軍和衛瓘差別。

李將軍打仗帶兵厲害,但在朝堂上他就是一個菜鳥。

然而衛瓘可是歷經兩朝元老。

見識和能力都非常人可及。

“大人,我想去弘農郡走一遭”

李將軍還是剋制不住內心念頭。

“去走一遭也成,但你要記住....和他們保持距離,免得給他們招惹不必要麻煩去”

衛瓘點了點頭。

“大人....如果朝廷派出新的郡守去弘農郡又當如何?”

李將軍想了想又道。

“不會派出新的了.....”衛瓘悠悠一聲嘆氣。

“眼下,朝廷已然顧及不上一個小小弘農郡了,南邊那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被衛瓘一提。

李將軍也想起自己這一次來找衛瓘主要任務。

於是把一封兵部奏報擺在老大人面前。

“李特,李雄二個匪首已經流竄至天水,武都一代,他們人數已經有數十萬之眾,大都來自於漢、氐、羌、密流民內遷所致....”看書溂

見衛大人年紀大了,視力不好,於是李將軍便拿起奏章開始誦讀。

聽完李將軍所述,衛瓘沉默許久才悠悠然道,“早年先帝在時,便已經察覺這些異族流民內遷之事,由於這幾年天寒地凍的,使得他們大部分放牧之地被冰雪覆蓋,他們被迫南下或是東上,最終導致了大量亂民叢生,當年先帝親自率領將士將其驅逐,又於匈奴部劉~豹以及拓跋部拓跋煌達成協議,彼此互不侵犯,然而那都是在先皇武力威懾之下,眼下這西晉朝堂內爭黨爭,撻伐異己,哪裡還有人再去灌注他們南下的事情,這就是整件事源頭所在啊”

不愧為兩朝元老,李將軍聽到衛瓘分析,不免有些醍醐灌頂之感。

之前他還在狐疑,為何突然間巴蜀之地就起義了。

難不成哪裡官員苛政太甚。

經由衛瓘這麼一說,李將軍也清楚,這一場流民之禍,雖說有其苛政一面,但更多是來自於牧民南下東遷。

也正是如此,才最終釀成流民起義。

“大人,你說這流民起義最終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李將軍是北將,對於南邊事情也不懂。

“事情不會演變多大,應該半年左右便會被平息下來,但這只是一個引子,是一場更大禍事引子,若是朝廷無法洞悉這其中隱憂,那麼日後大亂才是真正禍患啊”

衛瓘以其敏銳洞察力,竟然看透這一群流民的本質。

以及整個牧民南下困窘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