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些專業殺人刺客,也不是行俠仗義遊俠。

他們只是武林中最特殊存在。

而真正武林就是這些有利於底層和貴族之間一群人。

他們不甘心被貴族通知壓迫,又沒有足夠能力去顛覆整個政權,於是他們就採取這種遊離於制度之外,以俠義武術方式解決自己困窘。

這樣人也不僅僅只存在於中國,就連西方佐羅,以及各種西部牛仔也是類似於武林的存在。

但只有中國才將武林演變成一個江湖。

提起江湖,葉弘腦海中浮現出很多後世電影片段。

那是一個手起刀落快意恩仇的世界。

在哪裡有傳奇,有英雄,還有罪惡和風流。

哪一個男人沒有武俠夢啊。

葉弘便也不例外。

帶著些許崇敬。

帶著些許激動,葉弘逐漸融入這一群武林人士中。

走到一處小攤位,葉弘點了幾個小菜,一壺酒,像很多落單遊俠一樣,自斟自飲。

耳畔傳來嘈雜喧譁聲,還有各種嬉笑怒罵的葷言混語。

但最多的,還是對於眼下局勢聲討。

比如有一個俠客便痛斥當今士大夫群體,他們不思報國,只想著安逸享樂,甚至還有一些人深山大澤內修行。

對於武林人士來說,所謂那些修道長生,是絕對不信的。

他們只相信手裡刀劍,而不是那些玄之又玄法術。

對於這個俠客論點,葉弘也很贊同。

畢竟他來到西晉之後,也對士大夫群體感到十分厭惡。

接著又有人指責氏族們相互勾結,不肯救濟百姓,甚至還霸佔百姓田產。

這事情也是大漢之後,不可調和矛盾。

氏族總是向著要多佔有一些土地,而農民卻想要多收穫一些土地。

二者矛盾便在舊的土地制度沒有改變之前,無法化解。

這個問題一直延續到皇權覆滅才被徹底解決。

因此葉弘也清楚,哪怕他們再憤怒,再不甘心。

卻依舊無法改變這些事情。

哪怕他們中有人效仿陳勝吳廣起義推翻了晉朝,但之後王權依舊會繼續沿用這一套體系。

對於做一個人們思想觀點,甚至制度形態改革者,葉弘可沒有此等聖人心性。

因此聽到這兩個遊俠的議論,葉弘也只是聽聽,並未放在心上。

接著有人開始議論關於奴兵入關,以及被他們踐踏蹂躪的民眾。

說道這,葉弘明顯感受到來自於這些人發自內心底那種苦悶和壓抑。

“老子去的晚了一步,那些狗~娘養的都滾回了草原了,不然我一定要用這鐵錘打碎他們腦袋”

一個五大三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