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葉弘欣慰的是,老秦人會使用兵法,他們不再是之前那種盲目以對抗為主要戰術,那樣對老秦人傷害巨大,以至於鄂陵湖之後,葉弘都不敢讓老秦人參戰了。

不過透過這幾次交鋒,葉弘得知老秦人內出現了戰術人才。

他們將很多軍略都使用在戰陣上面,最終在這幾次接觸戰中,老秦人只有不足二十人傷亡。

這樣戰績,已經充分證實老秦人戰力,以及秦兵作戰策略正確性。

因此這些戰術以及裝備都要快速在新兵主力中推廣。

這些自然有專門軍略人才去做。

葉弘則是繼續推進整個娘波山大戰略、

他走入一座軍略室。

此時這裡彙集不少於一百個軍略人才。

他們都是軍校高材生。

他們都在用自己方式解讀這場娘波山之戰。

走到他們中間,並未打擾他們討論,而是找了一個角落坐下傾聽。

其中一個軍略學員侃侃而談說,「我覺著咱們要用自己優勢去打敵人,而不是用敵人優勢去懲罰自己...」

這個學員是在反駁上一個想要將納木錯作為主戰場的學員。

他的說辭很有針對性,很明顯他二人意見是有著分歧的。

「波斯騎士擅於平原,草地山地作戰,這是波斯人在歐亞大陸馳騁多年磨鍊出來的,而咱們組建新兵也只有區區兩年時間,這樣軍隊甭說戰力,單純從作戰經驗也比不上

波斯騎士....」

別看這個學員說話有些針鋒相對,但其邏輯還是很清晰的。

葉弘也深知敵我對比,新兵比起波斯騎士確實在作戰經驗上差距很大。

這不是單純透過幾次拉練可以彌補的。

於是他將四周雜音掠去,繼續傾聽這個學員說話。

「與其用敵人長處作戰,道不如揚長避短,避免與之在平原,陝地作戰,咱們將作戰陣線後移到娘波山以南,至雅魯藏布江以西,然後打造出一支水軍,用戰艦以及火炮對其進行戰略碾壓,設想,一艘艘長炮帆船在朝著地面一支支騎兵轟擊,那場景,幾乎就是單方面屠殺嗎?」

這個學員越說越是亢奮,說道最後,幾乎就要高舉口號,慶祝勝利了。

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之前那個主張在納木錯作戰的學員給打斷了。他面紅耳赤拿手指著對面學員怒叱道,「你這就是紙面談兵,書生之言,你可知波斯騎士是一個個活生生人,他們豈能遵照你畫好路線去被動挨打?你說利用雅魯藏布江,你可知道波斯人為何一定要越過亞魯藏布江,他們完全可以從娘波山東面躍過去,那面有一望無際草原,豈不更加適合行軍,而你的水軍可能開上陸地去追擊波斯人?」

短短几句話,便完全推翻之前那個學員的軍略計劃。

聽到這個學員鋒芒畢露回懟,葉弘表情也露出一絲讚許之色。

看來這一屆學員素質都不錯,至少他們不再是拘泥一種思維方式,能夠辯證去駁斥自己人一些觀點。

雖說軍略都有些欠缺,卻已經讓葉弘很是讚賞了。

就在葉弘以為這場辯論即將終結時,誰知那個說水軍的學員又站了起來。

用更加針鋒相對口吻反唇相譏說,「沒錯,波斯人可以選擇多條進攻路線,但是咱們也不是把所有兵力都壓在水軍上面,至少在他們畢竟路線上設定足夠多軍堡和戰壕,只要這些地方起到阻隔效用之後,他們勢必會選擇更加省力一些路徑,自然就會繞到這裡來的...這些我都寫在計劃詳解內,你自己沒有看完整,就站出來反駁,實在是目光短淺之輩而已」

從軍略計劃,上升到人身攻擊了。

這讓葉弘苦澀一笑不知所謂了。

被譏諷的學員也是不敢人後起來,怒叱一聲,「爾才是目光短淺之鼠輩也....」

這一句也算是原封不動反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