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時,恐怕自己這些輔助兵種也要被迫派上戰陣了。

那就是他蔡諢施展才華和報復的時候。

蔡諢深信這一點,才讓他繼續下去。

發洩之後。

蔡諢用毛巾擦了一下臉頰,之後便踱步走出練功房。

他重新穿上戰甲,走出軍帳。

於幾個小隊長大致匯總了一些斥候資料。

最後他們便找了一座距離羌人最近一處山頭紮寨。

而羌人那邊也似乎不再東躲西藏了,他們開始收斂四處流竄難民,似乎也有擴張隊伍目的。

他們佔用那麼多物資,相比可以擴招幾萬人。

只是這樣擴充套件速度很緩慢,至少也要幾個月時間。

對於這一切,蔡諢只

是眼看著,並不干涉。

對於蔡諢這夥人存在,羌人首領也是有所察覺的。

他已經很明確做出警告,那就是讓蔡諢不要越界。

對此,蔡諢也是很爽快接受了。

蔡諢日子就在這樣平淡無奇,波瀾不驚日子裡面渡過。

然而崑崙山主戰場,卻沒有一刻平靜過。

先是在崑崙山脈內發生數次大規模交鋒,都是以師部對陣幾個黑騎陣列方式。

這幾次戰爭殘酷性,簡直用絞肉機來形容。

雙方都投入大量兵力和武器,但都未產生絕對壓倒性優勢,於是最終便只能比拼個人戰鬥意志力。

在冷兵器時代,戰鬥意志也就是要用生命去填。

每天軍功簿上都會出現幾十個紅色名字,他們都是陣亡者。

這些還都是隻記錄安邑縣新兵的,還有羌人部隊,以及之前流民組織出來狼兵,胡兵,那些都不再內。

橫掃歐亞大路波斯帝國勢力確實強悍,強大到令人絕望地步。

這便是經歷這幾次大規模交鋒後,事實給予安邑縣高階將領反饋。

他們再也沒有了交鋒之前那種自大狂傲,以為單純用一點火器取巧便可以輕而易舉收割掉這隻帝國隊伍。

然而真正戰場上,他們才知道,火器威力太差了,最多隻能被稱之為唬人的東西。

若是對方產生畏懼心理,然後再被主力部隊追殺,便可輕易破陣。

然而對於波斯騎士,他們根本無所畏懼這些火器。

哪怕火炮在他們身旁炸響,他們依舊策馬如飛。

這樣火炮真正殺傷力便體現出來,一次過去只是打翻了幾個波斯騎士。

而這些對於那龐大騎兵陣型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反而是運送和使用這些火炮,反而給安邑縣新兵造成莫大機動性損失。

最終,迫使新兵放棄火炮使用,甚至連一些重型弩車也一起拋棄。

因為那些東西太影響機動性,其殺傷力只是對一兩個騎兵產生巨大傷害。但若是大規模作戰,作用很微弱。

經過精簡之後新兵,幾乎重回了冷兵器時代最初戰鬥方式。

這樣場景看得葉弘很是心痛不已。

然而,這就是現實,只有經歷過戰場考驗的東西才是最實際的。

而不是理論上,或是個人主管意識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