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衛氏修書一封,三日後便會有人運送物資過來”。

這就是河東大族底蘊,三日便可籌集到劉淵所需要戰爭物資。

“上酒”得到衛子夫答覆,劉淵一揮手,數十個匈奴勇士端著酒碗進來。

那狂悖姿態,讓帳篷內各個大佬面色驟變。

這一刻,他們似乎意識到什麼。可是木已成舟,後悔也來不及。

“主公,你還是叫我化名吧,以免給你招惹麻煩”。

公輸駱十分警惕眼神掃了四周拓跋族人一眼。

對於拓跋族,葉弘也清楚他們只是一起趕路過客,並非真正戰友。

於是便遵從公輸駱建議,稱呼他為,“拓木大叔”。

這是公輸駱在氈毯部落人人皆知的名號。

置於公輸駱也只有葉弘一個人知曉而已。

公輸駱伸手拽起一頭山羊,便將其掛在樹杈上。之後以剃刀將其剝皮,取肉,最後將一整張毛皮都剝下來。

此時公輸駱簡直就是一個草原漢子,哪裡還有半點漢民樣子。

他十分爽朗大笑,甚至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在拓跋族人眼中,他就是拓木大叔,而不是公輸駱。

很快,公輸駱便和拓跋族人打得火熱。

甚至有些拓跋漢子已經和他稱兄道弟。

而剛剛,公輸駱還和自己說,要小心這些拓跋族人。

單純這一份深沉心機,葉弘便自愧不如。

獲得公輸駱,葉弘始終有種難以駕馭感覺。

他不像墨大夫那麼單純,更不像吳先生那麼先入為主。

他這個人會應變,會擇時,會交際。

如此人物當屬一方豪傑,很難被他人駕馭。

這也是葉弘一直對他有所保留的原因所在。

還有他身邊那些牧民漢子,表面看起來就是一什麼不動的牧民青壯。

但細細觀察之下,葉弘才發覺他們似乎很有某種凝聚力。

尤其是對他們心中拓木大叔話簡直就是言聽計從。

就在大家吃肉喝酒,聽著拓跋昀曦嘹亮草原歌聲時,忽得一個拓跋族勇士俯身下地面,側耳偵聽了一會兒。

和他一樣動作的還有那幾個牧民。

之後拓木大叔也俯身下去,接著他便起身,拔出腰間佩刀,衝著那些牧民漢子吼了一嗓子,

“兒郎們起來戰鬥吧”。

一句話之後,那千名漢子便齊齊丟下手裡肉食,拔出腰間戰馬~刀個個縱身躍上戰馬,眨眼間化身為戰士。

什麼叫下馬牧羊,上馬殺敵,這就是了。

塔塔。

馬蹄聲響徹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