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墨大夫(第3/3頁)
章節報錯
清水河是洛水一條支流,其水量有著洛水支撐,常年不絕。
這樣水源地,讓葉弘不知惦記多久。
終於還是被葉弘拿下來了。
當葉弘站在一條條新挖掘水渠旁,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有了這些水渠引入安邑縣,那麼安邑縣新開墾那幾千畝良田都會成為今明兩年糧食保障。
葉弘踱步走到水渠盡頭,便見到一座高大聳立木製水車。
這就是墨大夫遵從葉弘記憶中水車樣子打造出來的。
其有十八個木桶,固定於一個巨大木枝滾輪上,那滾輪有博水擋板,可以藉助水流提供動力。
而上面十八木桶都有傾斜角度,每一個傾斜角度邊緣處,則是插著一根竹筒。
那溢位來清水就被竹筒彙集入水槽內,再經一段導流管,最後彙集在水渠內。
這樣水車,墨家工匠一共製造十幾座,它們一起轉動起來。
水渠內便有源源不斷清水輸送至安邑縣數千畝良田灌溉。
看到這一幕,葉弘心中最後一塊巨石也落地了。
他衝著墨大夫躬身一禮道,“我替安邑縣數十萬戶百姓感謝墨大夫手藝”
別看創意是來自於葉弘後世想法,但那只是一個模糊概念。
就如同你向一個曾未見過飛機的人,說那是一個長得像大鳥,用鐵皮包裹,其內還有莫大空間,可以乘坐人。
這樣描述,聽者可以將其復原成飛機嗎?但墨大夫就能憑藉葉弘寥寥數語,就建造出水車。
其工藝甚至還超越了後世水車,此等絕世工匠人才,早已超越了葉弘想象。
因此葉弘才會如此鄭重向他鞠躬致謝。
墨大夫卻是一臉惶恐搖頭道,“主公,千萬不要折煞老夫,做手藝本就是我們墨家人吃飯營生,這就像是那些耕地勞作農夫,我們本質沒有任何區別的,甚至我們地位還不如農夫”。
墨大夫說著,對於這個時代工匠地位又產生一絲共鳴。
“墨大夫,我不管晉朝其他地方如何看待工匠,在我們安邑縣,你們就是高於一切存在,你們不可在妄自菲薄”葉弘表情凝重道。
墨大夫立刻肅然道,“老奴知曉了,老奴家人以及徒弟在安邑縣內,已經地位很高了,他們有一次去酒樓喝酒,都被酒樓小二尊敬稱呼為先生呢”。
先生可是讀書人,和士大夫才有的稱呼,在晉朝這就是頂級身份象徵。
墨大夫以工匠能獲得這樣稱呼而自傲。
可是葉弘卻覺著,這不足以彰顯墨家工匠能力。
那些士大夫整日侃玄,哪裡能和墨大夫工匠相提並論。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