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富旦大學裡有的,上到房子屋裡的板件,下到板凳腿懷錶眼鏡。

就沒有他沒拆過的。

光他拆還不行,還得三個人一起拆。

輪流拆。

只要逮著空閒就帶著拆東西打發時間。

不過確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確實都暗藏了一些科學。

只是看你怎麼去理解了。

“到了。”

江晚晚將拖拉機停在了村尾的荒地。

“這...”

八個老人一塊下了車。

看著由近至遠的小綠苗,以及山頭上不符合季節的茂盛牧草。

“老師們的住處就在實驗室裡。”江晚晚解釋,“當時為了方便就在裡面順便安置了房間,可以住人做飯。”

實驗室很大,地面上一部分,地面下一部分。

可以相互關聯,也可以分開。

當然,其中的關節只有操控者能明白。

“可以。”宋和政眼中期待的將眼睛放在四處看著,“有的住就行了,離得近最好,方便。”

這就是他一開始的原話。

所以江晚晚也是按照這個原話去準備的。

這時候幾個年輕力壯的工人也過來了。

“這是在我家地裡幫忙的工人。”江晚晚指著山頭後面,“位置在後面,老師們的行李就讓他們幾個搬吧。”

宋和政有點驚訝。

這才改革開放不久,就能請得起工人,包的起地還能供得起大學生。

可見這小丫頭家裡的條件確實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