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潤自此和張靈玉開始了跟隨懶散道人葉向子的學習生涯。葉向子的教學方式比較奇怪,共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文化和武功。

文化只教最基本的常識,然後就是自己研習,自己不斷的感悟,再三人一起辯論,再讀,再辯論,直到他們能駁倒葉向子為止,或者獲得葉向子的認可。這是在訓練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以及依靠自己,突破自身的思想的禁錮,才能夠從根本上站在比其他人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

武功就是不斷的重複練習基礎動作,深蹲,俯臥撐,左右橫跳等等,然後就是師兄弟之間的對練,至於技巧什麼的,都要靠自己感悟,靠身體本能來打架直到打贏為止。這種訓練方式在既提升他們身體素質的同時,又透過師兄弟之間的互博提升他們實戰之間的技巧性與靈活性。

經過這一年的學習生活與相處,趙靈潤逐漸瞭解了這是個什麼樣的門派。原來這個門派加上趙靈潤一共三個人,與道觀沒什麼太大關係,只是借道館的地方租住而已。至於這件事情被得知還是要源於道觀找人。

道觀最終統計入門弟子時候,發現少了一個抽籤三無的少年,就來山洞中詢問。根據道觀的規則,抽籤抽幾次到中,就到第幾支系參加考核,並且透過後兩輪的考驗,即成為該支系的公共弟子,開始道觀的生涯。比如說,你第一次就抽出了中,然後參加第一支系的後兩輪考核,身體測試和智力測試,均透過考試後,即入的該支系。而抽中三個無的考生,則去山洞中隨緣選擇一支,內有各支系的老祖,老祖自行選擇考核內容,入的哪支,全有老祖定奪。不料道觀全然不管還有外派人物,果真隨緣。

道觀百年沒遇到的緣分,必然要上門問問清楚,而且根據趙靈潤的抽籤結果本不該來這個兌洞,只是因為道童的疏忽,因緣際會之下,入了無明,拜了懶散道人葉向子為師。

道觀自然不服,然後道觀派出老祖與葉向子交涉,最終商議結果就是,這個事情本就是一場緣分,緣分因誰而起,就因誰而滅,讓趙靈潤再來一輪抽籤,決定去留,三次而定。

趙靈潤髮現原來門口的老道就是道觀的老祖,告知了趙靈潤這件事情的最終解決結果後,這又讓趙靈潤犯了難,他可不想離開這,去成為那個所謂的道觀的弟子,雖然沒有道觀,他也不可能來這拜得葉向子為師。

“老祖,我趙靈潤感謝這次的道觀招生,道觀招生第一步講究的就是緣分,而緣分已經讓我拜了我的師父葉向子,如果在抽籤的話,豈不是破壞了這緣分麼。”這奇奇怪怪的話自然還是葉向子早就教會趙靈潤,以防道觀來找茬。首先把道觀捧到一定高度,再以緣字為切入點,還是有當事人講出來,老祖礙於情面,怎麼可能會駁斥一個小孩子呢,趙靈潤當然可以留下來了。

老祖見趙靈潤如此的堅決,笑到:“看來你與我道觀無緣,哈哈哈哈哈。”與老祖一同前來的小子卻有些憤懣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