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159 三頭並進
章節報錯
姬發這樣做其實有點痞賴,畢竟在下面人給出方案之後,作為一個有擔當的領導者,他是應該從中做出選擇的。
不過作為上位者,姬發這樣的行為卻也不算錯,而且上位者也有這份特權,他是可以賴皮一點的。
關鍵是這件事中牽涉到的可是姬氏祖陵,姬發心中拿不定主意,讓他們全部想盡一切辦法去挽救自己家族祖陵,這樣的心情也可以理解。
所以,大傢伙接到姬發的回信,都是一臉的無奈,同時也明白這次的事情他們是逃避不了的,姬發這次是真的要讓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證太陵不受絲毫損傷。
這樣的事情雖然有些強人所難,不過作為大周的臣子,本來就應該迎難而上,只是這件事是由姬發吩咐下來的,許多人都不太願意接手而已,現在姬發搬出了姬昌他們也就不好再裝傻,所以大家都開始真正行動起來了。
姬發既然讓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他們也就真的這樣做了,因為他們提出的方案都的確是一個個切實可行的,並不是真的在糊弄姬發,所以各自派遣了下面的得力人士前往太陵。
關於太陵的情況,姬發雖然給他們都發了一份詳細情報,但是這種情報全都是紙面上的,很多時候只有實地考察了之後,才能夠制定出來更加完善的計劃。
既然他們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認真對待,那就不會再有絲毫馬虎的情況出現,所以,考察太陵的實際情況就是他們第一時間需要做的事情。
籠罩太陵的法陣顯然不是輕易能夠觸碰的,但是走進去看一看情況卻不是什麼大問題,前提是你有法陣大師的水準,否則很容易落入法陣無法出來,因為趙鏑給他們設下了不少連環套,如果真有法陣大師出現,想要觸碰法陣核心,他也不介意動用神鼎直接收了他。
趙鏑一直都沒有現身也是因為他想要看看大周的真實實力,他也同樣在關注著武王府和大周朝堂的一舉一動,許多訊息都透過帝辛埋伏在黔都的暗子傳遞到了他的手上。
在得知姬發這次竟然沒有衝動,而是將主動權放到了朝堂上,倒是讓他稍微驚訝了一下,發現這次姬發竟然學乖了,如果姬發真的一意孤行的話,其實他也不介意將太陵給炸掉,讓姬發的威望再受一次重創。
雖然這樣一來他和姬氏就算是真正結下了化不開的死仇,不過趙鏑畢竟現在還沒有現身,那他打死也不會承認這件事和自己有關。
只是姬發這次處理事情的手段明顯變得聰明瞭起來,他也就熄了這份心思,開始關注大周朝堂上一眾官員的情況,算是提前觀察一下真正的大周底蘊。
大周朝堂上的勢力大致可以分為三股,相互之間顯然既有競爭也有合作,所以三方勢力都是相安無事,各自派遣人員查探了一番太陵的情況之後,便都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主張強勢的一方已經開始打算強攻,不過由於姬發給出的前提條件,讓他們行動有些束手束腳,但是他們早就準備好了萬全之策,任何法陣都不是沒有辦法破解的,只是它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而已,這樣做是最不划算的。
但是,現在沒有辦法,太陵關乎著姬氏的臉面,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必須保全,所以激進的這一方打算投入上百名陣法師,用最安全的方式硬推法陣,哪怕是一點一點蠶食,也要用這種橫推的方式把這座法陣給破了。
只要人手足夠,就一定能夠透過最安全的方式把法陣給破掉,而整個大周王朝最不缺的就是人力物力,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拿下這座法陣,要讓敵人知道姬氏不會輕易向任何人低頭。
而在激進的一方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壓上陣時,另一邊主張透過談判相互妥協的方式來安全解決問題的這一方也開始行動了,他們派遣了口才犀利的人員前來法陣前喊話,開始痛陳利害關係,希望佈置法陣之人出來面談,只要有了溝通的機會,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將敵人說服。
還有陰損的一方也同樣開始行動了,他們想到的是釜底抽薪之法,他們要想辦法直接將整個太陵遷移,而在遷移的瞬間同時引爆趙鏑佈置的法陣,要將趙鏑葬身在自己佈置下的法陣內。只是這種辦法十分兇險,想要不著痕跡地挪移走整個太陵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更何況還要在引爆趙鏑佈置下的法陣前一瞬挪移,這其中的兇險是個人都能夠想得到。
所以,這個方案姬發當時差點沒有直接否決掉,不過為了顯示公平他最後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讓三方各自行事。
這個陰損的法子想要成功,卻需要藉助國運地脈之力,所以姬發為了讓這方人馬方便行事,批准了他們動用太廟法陣相助,因為只有太廟法陣才能夠引動國運地脈,針對一方土地進行挪移,這也是最安全的挪移方式。
三方的行動趙鏑其實都看在眼裡,但是他依然不為所動,他也想要看看這些人是不是真的能夠成功,當然,最關鍵的是他也想要試試自己手中神鼎經歷了新一輪的蛻變後,是不是能夠虎口奪食,直接從太廟法陣手上搶奪下來一些地脈之力。
這個問題趙鏑自然詢問過神鼎的器靈,器靈給出的答覆是問題不大,那趙鏑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如果能夠從大周國運地脈上狠狠咬下一口肉來,那對於他來說絕對是一件再美妙不過的好事了,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了他是真的有了和大周這樣一個王朝交手的實力。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國運、地脈、鎮國神器三合一能夠爆發出來的力量,就是它能夠傲立當世的最大保障。
趙鏑手中神鼎能夠虎口奪食,那就足以說明神鼎擁有抗衡一國之力,這將是趙鏑最大的保障,其他的一切都不過是點綴而已。
趙鏑心中隱隱有些期待,期待著神鼎爆發出來的真正神威。
姬發完全想不到自己這邊精心策劃好的應對預案將成為趙鏑真正一鳴驚人的一場華麗表演,如果早知道趙鏑會將主意打到大周國運地脈上的話,他是打死也不會同意下面人動用國運地脈之力的。
可惜世上的事情沒有如果,所以三方勢力都在切實執行著這三個方案,除了那方一直想要找趙鏑進行談判的人沒有絲毫進展,其他兩方勢力很快便開始了行動。
主張強硬態度的一方,已經開始橫推法陣了,雖然速度緩慢,但是看到一寸寸地盤在上百名陣法師的努力下被一步步肅清,大家也都開始冷眼旁觀。
因為趙鏑一直躲著不肯現身,大家也就只能等待著這邊清理法陣,因為這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樣的消耗大家都不希望白費,所以動用太廟之力的一方只能暫時按兵不動,就等著趙鏑這邊針對清理法陣的一方進行反擊,只要趙鏑不動,那這邊的法陣早晚還是要被清理掉,那麼太陵的危機自然也就被解除了,他們也就不用費什麼手腳了。
所以其餘兩方勢力都是按兵不動,靜等著趙鏑這邊進行下一步的動作。
不過趙鏑卻十分沉得住氣,並沒有因為那上百名陣法師破解法陣就有任何動作,就這樣靜靜看著這些陣法師忙碌。
這些陣法師雖然一個個都沒有進入陣法大師境界,但是全部是大周法陣類精英,每個人都在法陣上有著自己的建樹,所以看這些人配合默契地針對自己佈置下來的法陣進行破解,其實也能夠學習到一些獨特的破陣手法,這對於趙鏑來說也算是一個意外收穫。
破陣是個耗時耗力的活計,尤其是趙鏑佈置下來的法陣是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爆陣,這些陣法師沒有一人敢稍有輕忽的,生怕自己這邊的一個疏忽造成法陣的爆炸,那他們就算對大周再有用處,最後恐怕都只有自戕謝罪了。
前面針對法陣的破解是最困難的,因為不熟悉法陣的架構,所以前面三分之一的破解過程就是一個逆推法陣架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最艱難的,足足耗費了大家十天時間,在破解了三分之一的外圍之後,大家對於趙鏑佈置下來的這個法陣也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後面破解起來就簡單多了,速度也開始漸漸加快。
看到上百名陣法師已經破解了近半的法陣,已經開始漸漸觸及到法陣核心,另外兩方勢力心中不免覺得有些可惜,認為趙鏑這次針對太陵的行動有些虎頭蛇尾了,恐怕最後是要栽在主張強硬態度的這一方手上。
不過他們雖然羨慕這方人馬就要立功,卻也沒有跳出來拖後腿,這倒是讓趙鏑對其他兩方勢力高看了一眼。
看來大周朝堂上各方勢力還是完全在姬昌的掌控中,這份掌控力遠不是姬發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