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2-69 步步緊逼(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文王此人也是一個十分有傳奇色彩之人,否則也不可能一人獨自撐起一國,最終成為開國之主。
當年的姬家雖然實力不弱,但是相比起鄰國大商王朝的帝家來說底蘊還是稍顯不足,大商王朝也比大周更早開國,手底下人才濟濟,自然就將目光投向了大周這片疆土上了,先後派遣了足足千萬大軍越過天塹來到大周疆域,其中領隊之人便是帝家嫡子帝辛,這是一位戰功卓絕的統帥,一度被所有人認定為大商正統繼承人。
只不過這位大商繼承人最終卻在大周疆域內折戟沉沙,不僅沒能成功征服大周這片土地,而且在周文王的巧妙設計下直接丟掉了王位繼承,最終還得了一個嗜殺成性的殘暴兇名,只能成為大商的一位閒散王爺。
可以說大商和大周之間的戰爭是個兩敗俱傷的結局,作為入侵者的大商不僅正統繼承人失去了王位,同時還被文王用計伏殺了千萬大軍,一舉奠定了文王的地位,成為了一代開國雄主,而作為被入侵者的周文王同樣失去了他最心愛的一個兒子,也就是他的大兒子伯邑考,一度差點就讓這位雄主一蹶不振。
因為關於伯邑考之死到現在都還是一個謎團,曾經有一段時間關於伯邑考之死的傳聞在整個大周都掀起了不小的風浪,如果不是周文王一舉斷絕了大商的洶洶入侵之勢,讓他在大周的名望達到了一個巔峰,八大部族具是以他馬首是瞻,恐怕那一次他就要在這謠言上栽個大跟頭。
因為謠言說周文王是直接吃了自己兒子伯邑考的肉最終才取得了帝辛的信任,這才讓他瞞天過海的計劃取得成功,一舉廢了這位大商作戰最勇猛的王族嫡子的聲譽,激起了整個大周境內所有部族的反彈,直接將入侵大周的大軍一舉伏殺。
這個謠言雖然起得快,最終卻也消失得快,很快便被大周境內的一股無形的力量鎮壓了下去,但是周文王卻從來沒有就此事作出任何回應,這也算是大周王族的一個禁忌。
只是周文王在大周百姓中如神如仙一般的地位早就深入人心,這才讓事情沒有激起太大的漣漪,不過有心人多少對此有所揣測。
現在這件事被趙鏑突然提及,而且竟然是當著武王之面提及,甚至還直接指出這件事中還有武王的影子,這就不得不讓人心驚肉跳了。
要知道這件事本來就是姬家的禁忌,現在趙鏑竟然還要將火往武王身上引,甚至還說這個猜測竟然是姬安做出來的,這如何能令人心安啊!
有些事是不能入耳的,一旦入耳那就是一場大禍。
趙鏑現在把這種禁忌之事挑破了,這就是要將所有人拖下水的節奏。
眾人心中是又驚又怒,但是偏偏還不能發作,因為你一發作那就說明你心中是信了的。
這就是趙鏑的厲害之處,他不僅把你拖下水,而且還讓你百口莫辯,甚至連辯都不能辯一下,辯了你就是認真了。
別說其他人了,就是武王此時的眼瞳都如同針紮了一般急劇收縮了起來,身上的寒意突然爆發,瞬間的殺機讓整個大殿如墜冰窟。
殺機爆發,讓所有人心頭戰慄。
難道是真的嗎?
這傢伙說的都是真的?
由不得大家不多想,因為這件事從邏輯上來說,對於武王來說絕對是最有好處的,畢竟他就是伯邑考死後的最大受益者。
武王這一次卻第一次將目光從趙鏑身上挪開,就那樣直直地盯著躲在人群中的姬安,聲音都變得有些嘶啞起來,低沉而嘶啞的聲音如同厲鬼一樣,盯著姬安道:“這就是你一直以來對我這個二哥心生怨念的真正原因嗎?”
這話如同厲鬼的呢喃,裡面的情緒可以說是相當複雜,以至於讓即便躲在人群中的姬安都好像沒有絲毫安全感一般,竟然整個人開始瑟瑟發抖了起來,眼眸之中具是驚恐之色,一時間根本不敢和武王對視。
趙鏑的身子微微移動了一下,直接擋在了武王和姬安兩人之間,他微微一笑道:“姬兄這就動怒了,何必呢,這可是會讓你那一班下屬失望的。”
說著這話,趙鏑還十分有挑釁意味地掃視了一番在座的七大部族之人。
武王的臉色卻沒有任何變化,目光森冷地盯著一臉嬉皮笑臉的趙鏑道:“你這是在找死。”彷彿這一刻看著的趙鏑就是一個死人。
趙鏑卻絲毫不懼對方的目光,依舊笑容不減,道:“是嗎?姬兄這是要殺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