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模擬談判,有人作弊(三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她賭這次還會像往年一樣,出現機率題,這本身就是一種投機取巧。
但凡換成機率以外其他題目,沈婠都不會像現在這樣輕鬆。
人往往傾向於熟悉的事物,這代表了一種安全感,從而強化自信心。
這題難嗎?
難!
但對沈婠來說,至少還有突圍的勇氣,因為——熟悉!
設最大機率位置座標為(x,y),這一點與所有行走直線軌跡的平均距離相等,記為K……
得出答案的同時,沈婠長吁口氣,如釋重負。
再看時間,不知不覺竟然過去半個鐘頭。
至此,除加分題外,試卷作答完畢。
填空選擇,三十分鐘;簡答,三十分鐘;論述,四十分鐘;計算,六十分****計160分鐘!
比交卷時間整整提前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
沈婠翻到附頁,說實話,這個加分題在她看來略顯雞肋。
寧城甲公司欲引進外牆防水塗料生產技術,R國乙公司和丙公司報價分別為36萬美元和26萬美元……經甲公司實際考察瞭解,乙公司的生產技術更為環保,而丙公司則稍遜,現甲公司打算僅以26萬美元(丙公司的報價)買進乙公司更為先進的技術,假如你作為甲公司派出的談判人員,該如何設計這場談判以達成目的?
接下來,就是三家公司各自的背景介紹,資料那叫一個詳細。
商業談判不同於政治談判,但有一點卻是共通的——
利益!
雙方為利益角逐,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相信題目的初衷就是為了考察大家對“利益”的收放與捨得。商業談判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爭利”與“讓利”的過程。這期間,勢必會舍掉一些東西,獲得一些東西。
至於,爭多少、讓多少、舍多少、得多少,這就要看談判雙方各自的本事了。
稱一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不為過,更有甚者,不惜用極端手段達成目的,活生生、血淋淋的談判案例,不是沒有。
實踐題對能力的要求會更高,作為加分項無可厚非,但偏偏把“談判”當成切入點,美中不足。
談判談判,先要“談”,才有“判”,用紙張和文字呈現出來的東西,哪怕再精彩,也失去了語言在其中應當發揮的魅力與作用。
一場乾淨利落的談判,不僅要求談判者思路清晰、邏輯縝密,語言表達和肢體動作也要配合到位。
很多時候,還要看談判者的個人魅力。
而這些都不是單薄的一張紙、一杆筆所能體現的。
沈婠再三思量,最終決定不予容忍,即便,這樣的失誤對於整道題來說,不過是個很小的瑕疵,可誰讓這個瑕疵暴露得太徹底,明晃晃礙了她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