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二雖然沒有動手掰饅頭,不過他吃的很快,吃了一半個饅頭,剩下的半個,起身的時候分成兩半,放到自己爹和大哥碗裡。

“我吃好了,爸媽,大哥大嫂,妹,你們慢慢吃,我去打些水回來。”完,他就把碗放到洗碗盆裡,自己拎著水桶出門去了。

翠很喜歡何家的氣氛,倒也不是她孃家不好,而是在婆家這麼相親相愛的家庭裡,大家一起共渡難關,日子再差,也會慢慢過好的。

再了,除了婆婆沒工作,姑子還在上學,何家包括她,現在有四口人上班,問題不大。

“翠啊,布票你給我親家送回去了沒有?糖果點心你沒忘了吧?”

前兩親家過來,送來了五十多斤的糧食和一隻雞,不過喝了碗糖水,坐了一會就走了,連飯都沒有留下吃。

後面何大娘才知道,親家是進城想買東西,但是翠爹孃覺得自己閨女才嫁人,貿然開口要親家幫忙有打秋風的意思,於是也沒有。

何大娘無意中自翠嘴裡聽到後,當晚就和何老爹商量了一下,拿出了三尺的布票,又一大早的去供銷社買了兩斤的糖果,兩斤的江米條,在翠中午回來吃飯的時候遞給她,讓她下午請個假送回家裡去。

親家仁厚,他們何家也不能只進不出不是。

布票之前何結婚的時候用了不少,收禮的時候收了一些,家裡一共就剩下四尺,拿出了三尺,雖然不夠買一件成衣,不過何大娘覺得,親家手裡要是有一點,也就夠扯布做身新衣裳了。

再不濟,也能扯布給衣裳打補丁不是。

何大娘本來還想開春了給閨女做身衣裳呢,現在看來,開春得想想法子了。

別看家裡人人每個月都有布票,上班和不上班的,都發一樣的布量,可一人一年才六尺,勉強夠一件衣裳,但做一身衣裳也要不少錢。

好在閨女頭上有兩個哥哥,兩人對妹妹也疼愛的緊。

不過老大媳婦進門後,就不能再用他的布票了,兒媳婦的布票也不能動,畢竟,他們也該存點布票,要不然生了孩子可怎麼辦。

何大娘想罷,看了一眼自己閨女。

何妹子名字就叫何妹,似乎知道自己媽在想什麼,衝著她笑了笑,又低頭的咬了一口饅頭。

家裡大部分的布票被拿給嫂子的家裡用,何妹不是不知道,但是她沒什麼意見,吃了人家的雞,還個布票也是應該的,再,嫂子進門前還給她買了一雙鞋呢,用點布票不應該麼。

翠忙點頭:“送了,我昨都送回去了,媽,你都不知道,我昨把東西拿回去的時候,我爸媽可都罵我了,我這是被你寵著,沒個輕重,拿了家裡的東西回去做人情。”

“我好歹的,我這是媽特地叮囑我送回去的,我媽這才相信,對了,正好醃的酸菜出壇,我媽讓我拿了幾斤回來。”

何大娘一聽,忙搖頭:“親家就是太客氣了,你不拿是對的,鄉下買個油鹽醬油都得這些換呢。”鄉下雖然有自留地,但也得養家餬口不是,哪裡能啥都拿兒媳婦孃家的。

“媽,我怎麼可能不拿,我媽都包好了,讓我必須帶回來的。我趕著開會,所以給何了。”翠著,看向何:“你沒給媽嗎?”

何大娘一聽,也跟著問:“你不是弄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