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寧願清清靜靜的。今年得了你的幾個好的物件,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我家如今也就在青川縣倒能算得上拔尖的,但是別說京都,就是到了臨縣幾城,都不算什麼。我跟母親說暫時不想成親,母親卻說成親和我要做的事不衝突……”

“是不衝突啊?難道外面成大事者,都是不成親的?”

周宴卿扭身看了她一眼,這個女人還是那樣如幽蘭芳香一樣的面孔,不售黛,但仍是面嫩膚白,杏眼瓊鼻……

周宴卿在心裡深深嘆了一口氣。又盯著前方看了起來。

在喬明瑾看來,前方除了一牆圍牆,並沒有什麼有趣的值得研究之物了。

他的眼裡沒有焦距,也不知在想些什麼。在想著以前的妻子嗎?

中午周宴卿在喬家吃了一頓午飯。仍是自帶的食糧,讓喬明瑾做了。不算豐盛,但味道很好。

周宴卿吃得很是文雅,慢條斯理的,席間也不說話,富貴人家的好教養表露無遺。吃得雖沒往日那麼捧場,不過也添了飯。

飯後,兩人又到作坊看了看,擇了挖水井的地方,又商量了該添置的物事和簡單傢俱等物。

然後又進山裡看了村民挖木樁子。

如今眾人皆知他是個大金主,除了木樁子,以後沒準作坊還得請人。看見周宴卿都很是熱絡地放下手頭的事,過來跟他打招呼。

周宴卿有一點好,沒有富貴人家那股高高在上的凌人氣勢。對於身份比他低的,並沒有拿鼻孔看人。

對下河村的人說不上多親切,倒也好心的有問必答,倒讓人覺得很容易接近,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樣。

如今山上連著挖了這麼多天,山上的木樁子已是被啟了差不多了。倒沒有挖出木樁子就留下一個深坑的現象,都照著喬明瑾說的,把坑回填了回去。

瞧著倒是平整。

如今周宴卿也不像初時那樣,一點都不瞭解了,喬明瑾也教了他好些關於木雕的東西。再加上他本身就是富貴堆里長大的,看過的好東西也不少,對於一個木頭樁子能打造成什麼物件,他的想像能力比喬明瑾還厲害。

在林子裡,他看到一戶人家挖出的木頭樁子,很大,根系極為發達,密密地纏在一起,木樁子也很健康。當場就跟喬明瑾耳語,說這個可以做一個孔雀開屏的大擺件。

喬明瑾很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木樁子挖出來的時候,她也很興奮,也想到了這個,沒想到這廝倒跟她想到一塊去了。

周宴卿看了她的樣子,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很是高興地給那個木頭樁子定了二兩的銀子,當場就付了銀子,還賞了兩個銀豆子給那家的小孫子。

喜得那家子對他連連拜謝,恨不得跪下來。

林子裡的人都興奮了,拉著他到各家看了起來,希望能得到他的認可,也能定個高些的價格……

這一天,周宴卿眼底的青色慢慢散去,還在喬家吃過了晚飯才回了城。(未完待續。

ps:對不起親們,又晚了。俗務纏身,原諒喜雨吧。

如果您覺得網不錯就多多分享本站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