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淡水魚一是有土腥氣,二是魚刺小且多,三是莊戶人家也捨不得做魚的時候要費油、要下料、下姜蒜下料酒什麼的去腥。

四呢大人們大多都心疼孩子,有魚肉都是緊著孩子吃。可那魚刺多,孩子又大多不會吐刺,這年代醫術還落後,卡了刺要人命的也不少。

那河裡的魚便越加繁殖了起來。

能捨得吃魚的人也多是那城裡的有錢人家。若不是死魚賣不上價,她也想撈些魚去賣的。有錢人可不會省油鹽姜蒜。

只是這魚沒個好的儲存法子,撈著了容易死,二是路太遠,也不好運。

但是偶爾捕些魚給三個孩子增加些營養還是好的。

三個孩子瞧著都比同齡人要長得小。喬家過得比岳家還不如,明珩和明琦都是從小就沒吃到什麼肉腥油腥的。喬明瑾看著三個孩子經常暗自心疼……

因為已是隔日再送一回柴火了,所以晚上在山上呆的時間也並不那麼長了。太陽暈染著昏黃的時候,一家四口就牽著牛歸家了。

剛到家不久,嶽小滿就拎了一個籮筐過來了。

“嫂子,這是八十個雞蛋。爹說等你賣了錢再給我們。爹還說若是沒菜吃了就去家裡的菜地裡拔。”

喬明瑾聽了也只是笑了笑,並不說話。這都送上門了還能退了不成?

沒得讓人說她沒良心。再徒惹一些歪話。

喬明瑾聽著嶽小滿說的話,顯見吳氏是還沒回來的。不然老嶽頭說錢後給倒是勉強,但沒菜吃讓她去地裡拔,若吳氏在家定是要吵嚷一番的。

嶽小滿看喬明瑾不說話,訕訕地不知說些什麼好。

喬明瑾看著這一籮筐雞蛋,心裡轉了幾道。

收了,孫氏、於氏還有吳氏會說歪話。不收,難道她們就不說歪話了嗎?

為了以後耳根清靜,就按兩文一個給她們好了。且不佔她們的便宜。

搞不好,還能由此得到村裡人的同情。也不指望村裡人能幫襯,只要村裡人能多替母女二人說一些話,不在背後編排就極好了。

那嶽小滿看喬明瑾應了下來,鬆了一口氣。

想了想又說道:“嫂子,那柳氏又託人帶信來了。說讓三哥儘早遣媒人上門去提親,還說我們家沒誠意什麼的。娘本來還想著今天上城裡找三哥的,只是外婆那邊有事,娘便到外婆家去了。”

嶽小滿說完話便盯著喬明瑾看,想著能從喬明瑾臉上瞧出什麼不一樣的情緒來。

只是她到底失望了。

喬明瑾像聽別人的事一樣,眼裡古井無波。

對嶽小滿說道:“小滿,我這要去挑水去了,再晚些,路都看不見了。要不你在家裡跟琬兒玩一會?”

“不了。嫂子,我也要家去了。”說完匆匆走了。

喬明瑾在她走後便吩咐明琦做飯,明珩做蛋託,她則找了扁擔挑了水桶去挑水……

水挑滿後,四個人吃了晚飯,她便在一旁做網套,再做一些捉野物的簡單工具。三個孩子則在比賽著搓草繩。

每天晚上三個孩子都要比賽著看誰搓得草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