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周媽媽很是高興,連誇了兩人好幾句。

小琬兒還抱著坐在牛背上,一路眼睛轉來轉去的看。

喬明瑾姐弟三人被引到一處高牆大院的後門,牛進不去,那周媽媽便進去叫了人過來搬。很快車子就空了。

喬明瑾接了錢又從繩索上數了十個銅板下來塞給那周媽媽。

那周媽媽看了她一眼,又推了回去。

說道:“我也是窮人家出身的,瞧你一個人帶著孩子不容易。家裡定是難的,不然也不會把這麼小的孩子星夜冷露裡帶出來。我平時過手的錢也多,不缺你這十個子。拿著吧,給孩子買些好吃的。”

喬明瑾聽了心中感動。

只道大門大戶裡的人都是要錢買路的,不想還有這樣的人。便拉著女兒的手對著那周媽媽謝了又謝。

那周媽媽得知喬明瑾還有幾車這樣的柴火,便說再送三車來,每次再帶兩麻袋的松毛。三車之後怕是不能再關照她了。

因為府裡已經有固定的人送柴火了,也都是府裡丫環下人牽的線,不好辭了別人的。

喬明瑾聞言又是謝了一通,這才告辭了出來。

姐弟三個看著這一圈麻繩上掛的六十五個銅板,都很是開心。

這可是三人勞動了一天所得,連剩下的兩車柴都找到了門路。還能再拾一車賣到這周家來。

雙胞胎揚著相似的笑臉朝著喬明瑾笑得開心,小琬兒也看著她娘笑。

喬明瑾用一塊粗布把這一串銅板包了放在包袱裡。對三人說道:“我們把車找地方停了,姐再帶你們去逛逛,給你們買好吃的。”

三人聽了連連點頭。

三人便趕著牛到城門處的一處寄車馬處,花費兩文錢把牛車寄放了。又添了一文錢讓人幫著給牛喂草料喂水,便到城裡逛了起來。

喬明瑾自己揹著放著烙餅和水的包袱,一手拉著琬兒,明珩和明琦一左一右跟著旁邊。

這會已是午時了,三個孩子也餓了,都是頭一次到青川縣來,喬明瑾也不忍他們再啃乾硬的烙餅。便找了一間小麵館給三人各要了一碗三文錢帶肉絲的面,她自己則要了一碗兩文錢的素面。

三個孩子都很懂事,都要把自己的面換喬膽瑾的。喬明瑾很是欣慰,象徵性地每人碗裡舀了一勺就讓他們快吃,三人便埋頭吃得歡快。

對於喬明瑾來說,這面算不上多好吃。

只是對於頭一次到縣裡來的三個孩子來說,無異於是最美好的食物了。

三個孩子哧溜吃得很是歡快,吸麵條的聲音也是響的很。

喬明瑾瞧著,心裡便湧上一股難言的酸澀……

小琬兒一個人是吃不了一大碗的,吃了一半就拍著小肚子說是飽了。

喬明瑾便接著她剩個的面吃了起來。又把自己的那一碗和明珩、明琦分食了。四個人便都吃得有些撐了。

這時代的人實在,面雖算不上多好,但量給得卻是足得很。碗也大。

吃完飯,喬明瑾便帶著三人在街上逛。

三個孩子好奇的左右貪看,她則在後面盤算要買的東西。

ps:感謝“月殤若黎ゞ”“豪門書聲”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