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聻魂照影,神通破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方堂鏡頓時心中一沉。
他是刑決論辯的老手,自然明白到了這個時候包正身為主審官絕對不會義氣用事,既然這樣說,就一定有翻盤的可能。
難道是自己遺漏了關鍵之處?
不太可能啊,這個案子的關鍵就在那馮安,除非他能像顏查散那樣死而復生,否則就算鬼魂前來也是無用。
可是馮安屍體已被損壞,就算是城隍爺親自出手,也絕對沒有助他還陽的道理。
方堂鏡心中又是吃驚、又是好奇,忍不住道:“包大人,莫非另有證人在?”
“可以說是有,也可以說是沒有。”
包正淡淡一笑:“有些人自認為做的天衣無縫,卻還是遺漏了關鍵兩點。
第一,馮安這個能夠狠心殺人的兇徒為何要自刎身亡?可見是被人逼迫,那麼逼迫他的人又是哪個?
第二,或許有人以為馮安已死,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卻忘記了本案的一項關鍵證物......方狀師這樣的聰明人,想必是已經想到了什麼吧?”
方堂鏡不覺一驚:“馮安自殺時用的刀劍?”
“哦,看來方狀師也是想到了。
不錯,馮安的屍體出現在放鹿山的百米懸瀑之旁,開封府曾四處尋找他自殺用的刀劍武器,卻一無所獲,想必就連那逼死馮安的人都想不到,馮安死後,所用佩刀離手拋落,被瀑布清除了所有痕跡,並且恰好跌落在瀑布旁的一處水洞中罷?
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也有天定,那威逼馮安自殺之人也並未重視此物,當時見到馮安已死,佩刀跌落懸崖,並未怎麼放在心上。
也是無巧不成書,那佩刀跌落之處十分隱秘,確是不易尋找......
就連本官都要放棄的時候,卻在半盞茶前,展大人接到了開封府斬妖郎的訊息,這柄刀被找到了。”
“竟有此事!”
方堂鏡頓時臉色大變,下意識地咬了下嘴唇,這是他緊張的表現。
包正看了眼臉色劇變的方堂鏡,點頭道:“不愧是汴京第一狀師,居然瞬間就能想到其中關鍵!
沒錯,按照大艮律例,就算找到了那馮安的鬼魂,陽間定案也萬萬沒有采納鬼魂陳述的道理,畢竟陰陽相隔,不可互通。
可若那馮安是被某人活活威逼而死,死後怨氣不消,成為了聻魂呢?
我看方狀師雖然不是入了品流的修士,卻也修習過儒家技法,功夫多半都用在這‘如簧之舌’上了吧?
以你修為,就算沒見過,總也聽過聻魂是什麼吧?”
方堂鏡面色微苦,喃喃地道:“聻魂者,不在五行、不入陰陽......而且......”
“而且聻魂所載,除了死者的前生記憶外,就是各種真實情緒的彙集,外人所見種種幻像,其實都是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從而幻化而成。”
包正笑道:“聻魂本身,是很少有主觀思想和個體意識的,法家大賢韓非子曾言‘聻者,無主無識,但有主識者,外人惑想也......是以聻魂者,可以物觀。”
韓非子的這句話反應過來,就是說:聻魂不像活著的人、也不像陰魂,其實已經沒有了主觀意識,僅僅留下了部分記憶和生前各種真實情緒。
活著的人如果‘見’到聻魂,其實只是在這些情緒的引誘下產生的種種幻覺。
就好像包正見過的華山君子劍、傳法的妖僧,其實都是他們留下的負面情緒和記憶帶來了種種幻覺畫面,破除了幻覺,消除了這些負面情緒,就是斬滅了聻魂,如果被幻覺所趁,那就變成了真實,要在真實中受害。
所以韓非子才說,聻魂不能算是人,也不能算是鬼魂,它只是一種物!
既然是物,那就不被大艮律例限制,大艮律例會限制陰間供狀、鬼魂供詞,卻不會限制一項物證。
馮衡在一旁還傻傻的沒聽明白,方堂鏡這個老訟棍卻是瞬間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這才會臉色大變。
“來啊,將那馮安自殺所用的佩刀拿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