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雲十六州是個好地方啊......為了收復幽雲,引得幽雲南人歸心,在此地推行變法,既可堵住朝中諸公之口,也可在和談中佔據上風,若是幽雲變法成功,可漸漸推行於整個大艮,屆時就由介甫你主持變法一事,你可有勇氣擔承嗎?”

“恩師,安石就算粉身碎骨,定將變法進行到底!”

王安石激動壞了,在大艮境內推行苦思多年的變法良策就是他多年的理想啊,如今有了實現的機會,只覺全身十萬八千個毛孔都樂得張開了。

“既如此,和談之時便由你主陳變法一事,此事不需要提前知會寇準,寇老西兒雖是忠臣,卻也是個頑固不化的老古董,若是提前知會,他是一定會反對的。”

包正伸出手拍了拍王安石的肩膀,微笑道:“努力,為師很看好你。”

......

不得不承認,蕭燕燕很會選人。

北國議和使團的三大都知中除了她的藍顏知己韓德讓之外,還有兩位北國重臣,一個是喜隱大王,一個是敵烈大王,都是太祖三枝的後代。

北國也是有趣,太祖三枝都有繼承皇位的權利,加之北人向來驍勇,幾乎歷代都要為了皇位內鬥殺伐,這次能夠促成雙方和談,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北國剛剛經過一場內亂,元氣未曾恢復。

三大都知中胸有謀略的也只韓德讓一人,可蕭燕燕卻偏偏讓韓德讓做了副職,敵烈一慣只知殺伐,素無威望,便也做了個湊數的,卻讓從來只有小聰明、凡遇大事必糊塗的喜隱大王做了正職。

這個女人厲害啊,這分明是安排了韓德讓在一旁觀看風色,若是談判佔據上風,便由韓德讓出面訂下北為兄長之盟,功勞自是在她的藍顏知己;若是談判不利,就由喜隱承擔罵名,誰讓他是正職呢,到時估計一個‘南奸’的帽子是戴定了。

包正笑眯眯地看著寇老西兒和王安石與對方唇槍舌劍爭論不休,每天從巳時談到午時,然後被韓德讓笑嘻嘻地拉去喝茶,再從未時談到申時,雙方各自回去養精蓄銳次日‘再戰’。

他與韓德讓兩個都極少說話,兩方使團時而爭吵不休,時而擼起袖子要打上一架,每次都是他與韓德讓笑嘻嘻地勸開。

這就是和談啊,一場成功的和談必然少不了扯皮的過程,通常時扯皮越久就越見雙方誠意,而且通常吵的越兇就越見雙方的重視。

說到鬥嘴,北國的這些漢子哪裡是寇老西兒和一幫禮部官員的對手?

幾日鬥嘴下來盡落下風,到後來就連一向好鬥的敵烈大王都開始懷疑南朝是真的擁有將北國直接滅國的能力,人家之所以沒這樣做,完全就是因為熱愛和平啊......

幽雲十六州有什麼好啊?那個姓寇的就沒說錯,北國起自草原,多的是馬倍上驍武憑凌的漢子,又有幾個是會種莊稼的?幽雲十六州的農田只會漸漸磨滅北人的野性;高聳的城牆會將草原上的雄鷹變成溫馴的綿羊。

寇老西兒將胸膛拍的山響,只要北國肯歸還幽雲十六州,就將得到南朝兄弟的友情,而且還五十年不變;什麼南朝北人啊,大家都是人類,為何要同類操戈?

你們不是喜歡南朝的茶葉和瓷器嗎?對了,還有絲綢,本官答應你們,貴國歸還幽雲後,大艮每年將贈予北國足量的茶葉瓷器和絲綢......

王安石笑道:“寇大人所言不過其利一也,喜隱大王,敵烈大王,自石敬塘獻城,北國之利,在幽雲也,北國之害,亦在幽雲也,這可並非是危言聳聽。”

敵烈搖頭道:“又是利又是害的,你究竟想說什麼?”

喜隱卻是微微皺眉看著王安石和寇準,總感覺這些南人太狡猾了,說話就愛兜圈子,讓人聽得都累。

唯有坐在二人身旁的韓德讓微笑望著王安石,一眼就看出此人年齡雖輕,多半卻是包正的得力助手,和談到了如今,才算是略微有點意思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