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正點頭道:“那蛟魔王被龍母拒絕,卻偏偏還留了一線希望,於是就想到加害涇河老龍,只是涇河老龍乃大河龍君門生,他有前車之鑑哪裡還敢招惹真龍,於是才想到了借刀殺人。

結果陛下想必也是知道了,那唐相魏徵察事不明,竟成了蛟魔王手中的刀,殺了涇河老龍一家,蛟魔王也是萬萬沒想到魏徵竟然如此手黑,連他心愛的龍母也被一併斬了。

後來事情鬧大,他怕大河龍君察清此事後前來報復,這才潛入了大元妖國......”

“豈有此理!好一個糊塗的龍母,好一個薄情寡義的蛟魔王!”

明昧妖皇聞言大怒:“朕平生最恨這樣的無情之輩!也絕對支援的包大人將其鎖拿問罪。

只是.......包大人或許也知道,六大聖桀驁不馴,與朕多年交兵,朕花費百年時光也只是令其名義上對大員稱臣,卻還保有各自領國,聽調不聽宣。

朕如今準備改革妖國舊制,撤除各大妖領,如大艮一般也改為郡縣制度,所受最大阻攔也是來自於他們。

說起來慚愧得很,朕雖有壓服六大聖之力,卻要顧及目前大局,無法幫助包大人捉拿此獠。”

“不需陛下助我捉拿,包正此來乃是行憲司職責,為公而非為私,此案涉及兩國‘引渡’,必須要名正言順,才便於包正行事。”

包正笑道:“所以我只需要陛下的一道聖旨,言明那蛟魔王乃是涇河血案的嫌犯,大元妖國同意大艮開封府所請將其引渡!”

這就是法家的行事風格了,法家執法定是要名正言順,哪怕捉拿妖族也是不破律法規程,畢竟這是公事並非私仇。

可是包正話也只是說了一半,龍頭鍘乃是仙器級別,神奇之處又豈只是在其鋒銳?

在大艮的時候,包正以開封府正印身份煉治龍頭鍘,就可吸引汴京半數皇氣;哪怕是到了妖國,只要是名正言順‘引渡’那蛟魔王,並且得到妖皇支援,日後對陣之時,他一樣可以借用妖國皇氣!

這就是妖國和野頭妖領的不同之處,既然稱國,凡事就必須有規有矩,正如明昧妖皇所言,大艮有律條,妖國一樣有法!

“引渡?”

明昧妖皇雙目一亮:“包大人不愧是才子啊,這樣的詞語朕都還是第一次聽到,若是照包大人這樣說,日後有在大元妖國作亂為惡的大妖逃去大艮,朕是否也可將其‘引渡’?”

“自是理所應當,不過陛下難道以為妖國的亂妖逃到大艮還能活嗎?”

包正笑道:“那也未免太看不起我開封府了,大艮對惡妖素來都是零容忍,可不比陛下的妖國還有惡妖膽敢做亂......”

“包大人好口才,實令朕有些忌你......可是偏偏又愛極了包大人的才華。

哎,朕真是不知道,日後若是兩國交兵,究竟該如何面對包大人了......”

包正一笑:“該怎麼面對,就怎麼面對。”

“哈哈,說得好!包大人如此豁達,朕深愛之!”

明昧妖皇大笑道:“包大人既是按兩國邦交規則前來‘引渡’嫌犯,朕又豈能沒有任何表示?也罷,朕立即下旨,大元妖國同意開封府所請,並讓鵬翎兒率領一萬妖軍,助大人一臂之力。

就算惹得其餘幾位大聖不滿又如何?

朕就是要藉此事讓他們知道,大元妖國也非法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