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請看......”

柳常掌中,忽然現出一面玄色晶鏡,隨手輕輕一抹,鏡中迷霧散去,現出三途河旁的望鄉臺。

“嗯?這望鄉臺上,氣氛似乎是有些不對啊。”

包正一眼就發現了癥結所在。

望鄉臺本非天地造物,而是各地陰司耗費香火原力塑就。

陽間生魂到了陰司,首先要品評前生功過善惡,前世不忠不義、不孝不悌、惡行卓著者,要受陰間苦罰,最後剩下的一息殘魂扔入三途河中,多半魂飛魄散或淪入畜生道。

善惡皆有者,任憑自去三途河,根據天地規則所定,轉生各道。

其中忠善仁厚之輩,陰司還會提供渡船,可以極大抵消三途河中業浪的不利影響,轉生人道。

在這裡六道輪迴都非佛門掌握,而是天地自然生成的規則。

可是無論善惡,在進入三途河前都有機會登上望鄉臺,借香火之力最後看一眼家鄉親人,哪怕是十惡不赦的惡人也不會被剝奪該項權利,算是陰司體現‘人道主義關懷’的懷柔手段。

往昔在望鄉臺上,總是有無數鬼魂哭泣感動,就是再如何惡毒的人,到了這裡也有一絲天良可現,所以才說‘陰司雖冷、卻留望鄉一地;人心再惡,終悔望鄉之時。’

可是此刻那望鄉臺上卻絲毫感受不到一絲溫暖,包正看到的乃是怨氣沖天!

哪怕是在望鄉臺上,這些生魂新鬼依然是怨氣不消。

包正不覺皺眉:“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生魂新鬼怨氣沖天,莫非是與幽泉眼異動一事有所關連?”

“包大人恰好說反了,正是因為這些鬼魂怨氣沖天,才令幽泉眼有所反應,出現異常,

否則以汴京陰司凝聚的香火願力,又怎會鎮壓不住幽泉眼,還要勞大人耗費法力。”

柳常心有餘悸地道:“導致陰司鬼魂如此的,其根源就在那陰山鬼仙......”

包正臉色微變:“是那陰山鬼仙照日夫人?”

“正是,小神於月前發現,有人以神通術法演變出陰山背後的一方世界,正是大人曾言及的‘幽冥仙域’。

那‘仙域’中有眾鬼安居樂業、有如人間般的家宅、有可以求學的書院,‘學鬼’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享受仙域賜予的‘仙食’居住‘仙寓’,簡直比在人間還要快樂。

這些擅長術法的陰山鬼混入陰司,以類似‘留影術’的方法將這些畫面展現給諸生魂觀看、蠱惑他們。

看了這些滿是誘惑的畫面,莫說是一般的生魂新鬼,就連一些陰兵鬼差都有些動搖。因為他們忽然發現,陰山背後竟有如此幸福的‘鬼生’,讓他們心中失落......”

“竟然是幽冥仙域在作怪!”

包正只是冷笑。

他當日曾親去幽冥仙域搜救顏查散,所知自然比柳常更多;幽冥仙域看似平和溫馨,似乎是一片鬼樂融融的和諧世界,其實卻是借鬼域而行人事,幕後之人必有野心陰謀!

“柳府君,你當時是如何應對的?”

柳常搖頭道:“本來陽間為人、陰司論斷,三途轉生、諸道輪轉,此乃天地至理,陰司多年來也從未有遇如此之事。

小神思之,那些混入陰司的陰山鬼必有更大圖謀,於是便下令陰司鬼神四處偵緝捉拿,卻不想還是晚了。

那些陰山鬼四處宣揚,說什麼‘如今陽間人多行鬼道,陰司為何不可行人道?’

又說什麼陰司只論前生功過,等同成了三途河的附庸,不能為諸鬼謀福利,陰司有名無實!

他們更是四處宣揚,說什麼天下陰司都當改變,應該令陰間諸鬼都能如陽世般有‘求進’的機會,陰間不應該只有陰司,而該建立王朝!

就如陽間那般,可養生百業、開王庭、興科舉,陰間日後也當有天子臨朝,也該有帝王將相,也該有進士、舉人......

不怕對包大人實言,初聽此說,小神都有些迷惑,感覺這‘幽冥仙域’實在是為陰間諸鬼謀劃良多,若能實現,或許也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