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摘星山頂。

一個青年不顧形象地躺在地上,大口的呼吸著這山頂稀薄的空氣。

“這高度應該有一千多米了,不知道海拔多少,不過看著空氣稀薄的樣子,估摸著至少有個三千,算得上高山的稱號了。”吳穹在心中盤算著,休息的同時也欣賞著四周的風景。

現在的時間快到正午了,可山頂周圍的雲層依舊沒有散開。

陽光灑在雲層上,將無盡的雲海染至金黃,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雲層翻滾湧動之象,就如某種巨獸稍微翻了個身,激起大片雲霧。

摘星山頂較為平整,整體由青黑色的石材組成,在山頂的一處有一株形如飛龍的松樹,枝幹如虯龍般盤雜在山石之中,迎風吹拂而巋然不動。

松樹之下,有一灘水池,約三米寬。水質清澈,透可見底;微風拂過之時,水潭自起波紋,而後重歸平靜。

吳穹看著這山頂如畫一般的景色,驚歎不已。

而後更加堅定了他要在這裡建立一座摘星樓的願望!

……

十五日後。

吳穹坐在松樹下,水潭旁,抬頭望著自己三日以來的成果,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在他的前方,原本平整的山頂之上多出了一座高大的閣樓。

閣樓通體青黑之色,有彩鑽作為點綴鑲入樓牆之上,構成了一幅夜空繁星之圖。

閣樓共九層,有八角,七根圓柱作為支撐立於樓中;

每層樓角各有六枚鈴鐺串在一起,隨風飄動發出清脆的鈴響;

整座閣樓每一層都由玻璃作為隔板,可以從內看見外部的景色;

摘星樓高約49米,每一層的面積則是在150平方米左右;

樓頂並無任何遮蓋,而是空曠一片,可以讓人直接感受到無盡的繁星照射。

“不枉我重建了好幾次,終於是建成了。”吳穹感慨著,靜靜地坐在水潭旁邊,藉著水潭的水泡著茶,徐徐喝著。

由於沒有建築經驗,縱然吳穹能直接製造出各方面都極其優秀的材料,可這摘星樓的建設過程中還是失敗了好幾次。

吳穹從失敗中汲取經驗,這才建成了這座堪稱奇蹟的樓閣。

這要是交給這個時代的工匠們來建設,估計材料都要運上好幾年,更別提有沒有能抵禦如此強風的材料了。

不過,吳穹的工作並沒有結束,不,應該說他的工作還沒有開始。

吳穹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

建造摘星樓?當然不是!

他想要建造的,其實是一個可以讓他安全使用的生物實驗場地和科技研究場所,也就是他的研究基地。

而這個場地其實是建立在山體之中的,山頂這座摘星樓只是作為觀賞風景用的樓閣,並不會成為他用來研究科技與生物的基地。

吳穹的想法是在山腹開始掏空山體,在山體內進行改造建設,將山腹改造成他的實驗研究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