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誰本浮萍(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停停停,你劍別朝著我來,到時候要打對手不是打我。”我出言打斷他。
“你別亂走位,這樣很容易傷到你的。”楚暮離也不甘示弱地反駁我說。
還有半個月就是良艮全派的比試了,可我和楚暮離卻依舊還是這樣難以磨合的狀況。
其實這事歸結起來好像也怨不得他,主要是我倆在一起練劍還很不習慣。
楚暮離才剛剛開始學劍沒多久,所以不管是我教他,還是陪著他一起練,都只能先從比較簡單的劍法開始。他動作的反應力和敏捷程度這些都還沒訓練出來,再加上我和師兄一向對練習慣了,性子又偏急,幹什麼總想速戰速決。
所以,我倆現在只要在一起對練,不是他打到我,就是我走位太快他跟不上。
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呀。我在心裡暗暗想道。
當然劍術練得雖然不怎麼樣,但我們倆之間倒是熟悉了很多,慢慢地,一向習慣沉默不語的他話也開始多了起來。
每天傍晚練完劍後,我們就會坐在愛晚亭休息一會兒,順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良艮山上的夕陽總是極絢麗的,眼看著落日的餘暉一點點地暗下來,泛著胭脂色的晚霞漸漸隱沒在夜幕下,頗有種詩意的浪漫。
“楚暮離,你喜不喜歡我們良艮山?”我突然笑著問道。
他沒說話,只是轉身朝我點了點頭。
“那以後都留在我們良艮山上好了,畢竟在這兒你有師父、師兄和我,對不對?”聲音中卻不自覺地帶著一絲逗趣的意味。
他沒說話,只是默默地低著頭,望著腳下的地面。
我知道他是放不下自家的血海深仇。我沒有想要阻止他報仇的想法,只是有時也會隱隱的擔心。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一報還一報。這本是再合情理不過的事。
但若細想,你殺我爹,我殺你,你子殺我,……,這樣一來,倒真是冤冤相報無窮盡了。
其實不管是楚暮離的母親,師父,師兄還是我,大家的願望本就都是一樣的。只是希望楚暮離能自在快樂地過活,但就現在看來,他若是大仇未報,即便身邊的人再怎樣待他好,也都是不夠的,照樣解不開他的心結。
整場比試我已經做了要輸的準備,畢竟實力差距已經在那兒了。就算我比起其他弟子劍術要好些,但終究是兩兩對陣,一時半會兒要和楚暮離建立同師兄那樣的默契想來也不大可能。所以,我再急也不過是欲速則不達。
唯一反覆思的,所不過是讓平淵一門這次輸得不要太難看罷了。
接下來幾天的劍術練習中,我也不再像往常那麼急躁,反倒耐著性子只是陪楚暮離對練些基礎的劍式。劍術這回事,打好基礎是最緊要的,不然就算修習了更精妙高超的招式,若沒有好的底子,也是靠不住的。
我篤定楚暮離將來定有一日報仇,那麼此刻幫他穩固劍術基礎就是最重要的。
出於良艮門徒的身份,註定我、師父和師兄對於他的私事家仇定是要置身事外的,所以現在幫他武藝精進一些,或許將來有一日能幫到他也說不定。
白天在課堂的時候,偶然聽到周圍同窗聚在一起議論這回良艮弟子比試的獎品,竊竊私語的聲音在整個大堂不絕於耳。最後當其中一個弟子說出是天離國的《昭月兵論》時,人群中不禁傳來了一陣鬨鬧聲,有的嘖嘖稱歎,有的則當下就賭誓說自己勢在必得,大多數人臉上都是一副渴望期待的表情。
《昭月兵論》我是聽過的。
聽聞原本是天離國曾鎮守邊疆數十年的戚有光(字昭月)將軍所著,其中兵法要義、用計要策都精妙非常。還有人說,戚將軍率領的戚家軍就是在該兵論的指導下,才能與出雲多次交戰而不敗。世人皆稱得《兵論》可平天下,足以見這書在老百姓心中到底有多神了。
我料想這是離風徹的藏物,想不到如今倒可以大方拿出來作為比試的獎品,真是不得不說他倒也算用心了。
當年,出雲突然發動偷襲,戚家軍防守不及,最終幾乎全軍覆沒。就連被稱為“百年難遇一良將”的戚將軍也因為被重重包圍卻拒不投降,最終在敵軍攻上山前,便自刎而去,以身殉國。此後,江湖上再也沒有聽說過《昭月兵論》的蹤跡。
如今想來,離風徹行伍出身,當年又剛好在戚家軍中擔任監軍一職,戚家軍被圍時,他也剛好守在戚將軍身邊。最終僥倖突圍成功的,也只有他和幾個親信,那麼戚將軍臨去前,將畢生所著心血《昭月兵論》託付給他,也是很合情理的事了。
兵法什麼的,可能如果師兄還在山上,他應該會很有興趣。但我一個學醫的,向來不管朝廷軍事的,那兵論不兵論的,對我來說,也確實沒什麼吸引力。因而只是聽了人家一嘴後,便將它拋之腦後了。
待到那天下午和楚暮離對劍時,才發現他心不在焉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但心思卻明顯不在手中的劍上,搞得好幾次我快要刺過去他都沒有躲。也真是多虧我練劍也七八年了,不然沒那麼好的控制力,肯定就直接把他給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