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程奇說了那些話之後,這傢伙瘋了一樣去找孫嬌嬌,結果撞見了人家的父母,被打了一頓不說……回來之後每天都捂著嘴角的淤青傻笑。

馬康點了點桌子,“程奇,你聽到了沒有?”

“聽到了,其實我覺得劉金池的對線能力並沒有這麼強,YTA真正強的地方在於各條線的聯動,就拿第二局為例,YTA上單選出了波比抗壓,在開局對線崩盤的情況下,YTA上野聯動支援下路,四包二混到了兩個助攻之後,緩解了自己的對線壓力,同時也讓YL的戰術沒有執行成功,在我看來,不管是男槍還是波比,他玩的都不是很好,他強大的地方是在於參團率。”

半決賽資料而言,killer和YTA都是3:0結束比賽,全位置參團率最高的選手就是劉金池,三場比賽高達百分之九十七,這就證明著YTA很多節奏和他有關,又或者說YTA擅長的東西是上野聯動。

“他的支援意識很好,同時防gank意識也很好,這才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的上路不僅要打出壓制,還要限制他的支援,就是說我的上路必須要充滿進攻性!”

程奇的腦子清晰了不少,說的話都很有道理。

馬康考慮了片刻,“程奇的意見很重要,這個點我們之前倒是沒有發現。”

“葉澤,你有什麼看法?”

“我的看法和程奇差不多,YTA其實很強調十分鐘之前對下路的節奏,下路三局比賽拿了三個不同的英雄,分別是女警、厄斐琉斯和金克斯,這都是前期偏向發育,中後期接管團戰的英雄,第三局更是在燼這樣版本強勢的AD在場時選擇了金克絲,這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戰術還是比較強調下路中後期的收割能力。”

“三局比賽他們都是在前十分鐘對下路發動了四包二,甚至是五包二。”

“上路不僅要打出優勢壓制住對手,而且我們的打野必須要靈性,不能一味地去針對一條線,我覺得對戰YTA,上野的優先順序要拉到最高。”

YTA的五名選手,除了打野之外,其餘四名都是killer以前的替補隊員,作為他們的替補,實力風格什麼的大家都很瞭解,但畢竟一年不見,他們又在LCK賽區打了一年,實力究竟進步了多少,這些都是需要正式比賽才能測驗出來的,透過比賽錄影是看不出來的,雖然這些都是現在無法捕捉到的資料,但有一點很明顯的是YTA的打法很像killer。

又或者說洪熙的手段很高明,他們用上野超強的親和力掩蓋了自己在圍繞著下路為核心來執行的戰術。

YL三局比賽都在針對上野,第一局面對YTA的二級抓上,打野是做了出色的決策與羅永昌換野區,打亂了他們的節奏之後,讓YTA付出了比較沉重的代價,這也是三局比賽中YL唯一一盤和YTA打成均勢的對局,其餘兩局都是碾壓。

“還有一點就是YL在這三局比賽中,中路都沒有打出壓制。”

“第一局的加里奧,與打野沒能將這個體系的優勢發揮出來,第二局拿到瑞茲之後,更是被維克托壓制住了對線,第三局的妖姬也被辛德拉完全按死了,中單失去節奏是致命傷。”

其實這麼看來,YTA的三路對線能力都很強,一旦有一個點沒有防住,那就可能聯合打野甚至是輔助撕開進攻的口子。

這一點就和killer一模一樣了。

這東西killer就很熟悉了。

螢幕中,YTA和YL的第三局還在回放。

其實戰術相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YTA的指揮,YTA能贏,百分之八十的因素就是指揮和決策完爆了YL。

YTA的指揮也是讓人捉摸不透。

“羅永昌是一個打法果斷的選手,找機會能力很強,但容易急躁,YTA的指揮可能也是下路。”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戰YTA我們的三路必須要有充足的對線壓力,至少在英雄選擇上面,我們要比對面強勢,其次就是我們要比他們打得更加主動,不能一直賴線不走,而要頻繁地動起來才能應對YTA的節奏。”

“我們兩隊的英雄池都是非常難針對的,所以紅色方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

YTA也是一支喜歡終極搖擺的隊伍,尤其是半決賽拿出來了太多的黑科技。

女警體系,中單維克托,這些都是他們比賽的制勝法寶。

“如果我們能夠拿到選邊權,第一場我會直接選擇紅色方,而我會針對YTA的中輔英雄池,他們的做法可能會和我們差不多,強勢打野也許在第一局都會放出來,浩浩,可以嗎?”

“當然可以。”

“我有自信壓制住他。”

馬康拿起筆在本子上記錄了一些什麼,“那好,我現在說一些我自己心裡的想法,一會兒大家在補充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