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東南 第三章:從此醉(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小丫頭阿水走遠,直到出了院子,郭凌雲一臉嚴肅地關了房門,從褲襠裡掏出昨晚從那神秘男子身上順來的牛皮包裹,畢竟經常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為了避免被抓贓,郭凌雲在自己褲襠縫了一個空間很大的口袋,也是奇才。
這夥人既然對這個東西如此重視,不惜為此丟了性命,這玩意肯定不一般。
郭凌雲小心翼翼地開啟包裹,一層一層,漸漸地,一本泛黃的古籍出現在他眼前,郭凌雲瞪大眼睛看著封面不算完好的幾個大字——《三藏》。
弟子玄奘,奉吾皇太宗之命,往西天拜佛求經,來去一十六載,雖諸多磨難,慶幸得三位弟子一路護送,終取得真經。
為防萬一,弟子將真經《三藏》原本分拓三份,其一為《三藏·人字卷》,經書1571策,重在教化民眾,始於心,終於人,另有《三藏·地字卷》,經書3策,重在強健體魄,始於體,終於技,以及《三藏·天字卷》,經書1策,實在晦澀難懂,除少數文字釋義,其餘皆為圖示。
不料返回中途生變,三弟子竟是西方古老佛教——婆羅門教弟子,其勾結婆羅門教眾門徒在敦煌佛窟欲奪回真經《三藏》。
大弟子窺基為掩護我和二弟子圓測,隻身一人抵擋數十名婆羅門徒,雖窺基盡得其叔父尉遲將軍真傳,武功修為至三昧上品,心,體,技三昧已臻化境,但還是未能全身而退,自此杳無音訊。
回到京都長安,將三卷真經及數千經書交予陛下便開壇講佛,共計312場,歷時3年4個月,終是將《三藏·人字卷》全部講授完畢。
後,和三弟子圓測建立淨土宗,彌留之際,寫下本卷,傳於後世,警醒中土佛教,待我大唐衰落之日,必是那婆羅門教搶奪之時,望後世多多提防,阿彌陀佛。
原來這本《三藏》是前朝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師留下的,郭凌雲釋然,沒想到唐三藏西行竟會有這樣一段經歷。
看來穿越到的這個時空和地球時空還是有所重疊的,只是朝代更替不一樣了,神話傳說也不一樣了。
從玄奘留下的這本《三藏》流露出的資訊,這個時代即將面臨一場大亂啊,這平安城就暗流湧動,實在不是什麼好兆頭,大有風雨欲來之勢,郭凌雲接著翻開了下一頁。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臥槽,居然全都是經文,實在是雞肋,還以為會有諸如藏寶圖或者武功秘籍之類的,郭凌雲心中暗罵,不過轉念一想也是,他唐三藏畢竟是一介苦行僧,能有什麼財寶,武功秘籍什麼的就更談不上了。
郭凌雲看著頭疼,躺在床上,把經書丟在一邊,實在搞不懂,就這玩意,也值得那夥人拼命?
不對,李相赫是知道我從那夥人身上搶來了一個物件的,小丫頭阿水剛剛也說了,那為什麼沒有搜我身呢?雖然我藏的有些隱秘,但是隻要他想也能找到,難道說,這裡面的秘密對他而言並不是很重要?還是說...郭凌雲倒吸一口涼氣,細思極恐,感覺自己陷入了一場陰謀中。
李月如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自己的臥室,鬆了口氣,昨天出門參加天心閣的入學儀式,作為整個大楚王朝最大的官學,天心閣的入學儀式實在隆重,從上午一直持續到晚上才結束。
可誰曾想到,就在這天心閣入學儀式的返回途中,遼東王之女,堂堂月如郡主竟然被綁架了,實在讓人大跌眼鏡,這可是在平安城,遼東首府。
李月如不愧是將門之女,很快就悵然了,出身在這樣的一個家庭,很多事她都得學著去接受。
因為這不是她第一此被劫持,前幾次歹徒都還沒近身就被父親安排的護衛斬殺了,她早已習慣,只是這次有點不一樣,不過又有什麼區別呢?
不久,服侍的丫鬟端進來一碗天山雪蓮銀耳羹,在普通人看來這絕對奢侈,但李月如並無胃口,喝了兩口便放下。
忽然,她聞到一股濃烈的香味兒不知從那裡飄來,不自覺地嚥了咽口水,實在是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