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數百人,男女老幼都有,這些難民來自大裘國。他們在寧國境內逗留了些時日,卻遭到了寧軍的驅逐,一部分人去了成國,而他們聽說滕國有優惠的移民政策,便結伴而來,想要在滕國安家落戶。

李秀娥自然會問詢他們逃亡的原因,都是窮苦百姓,青壯男子為了逃避兵役而攜家帶口逃離出來的。這個資訊與喬得準傳回來的極其一致。

李秀娥當場告知,他們要到滕國安家,按照滕國的政策,青年人同樣也需要依法服兵役。這對滕國的每一位公民都是一樣的。如果接受這個條件,滕國歡迎他們,如果不接受,滕國也難以收留。

也許是這些難民不想再四處漂泊,也許是他們覺得滕國這一方即便是青年男子去服兵役是有酬勞的,要比裘國那裡待遇好的多,便都紛紛表示願意遵守滕國的法律。

李秀娥責承戶部將他們妥善安置。一個是補充因為應召離開工廠的工人缺額,另一個是繼續在瀏水河兩岸,以及沙水鎮和長橋村南部進行墾荒,增加棉花以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

戰後降卒增加了四萬多人,衣服被褥需要大量的棉花,庫存已經不多了,又有難民進駐,以後還需更多。

同時安排兒童入學,適齡青年應招入伍。每家每戶還要發放安家費。眾多難民欣喜若狂,沒想到滕國有如此優厚的待遇,紛紛表示他們不會再離開這裡。

那些條件好一些的,可以到石昌城沙水鎮購買新樓房安家落戶。這些難民們感覺就像是到了天堂,沒想到逃難逃到了這麼一個美好的地方。

難民們陸陸續續的還在湧來,三個山口都有進入。原來大成國也不願意收留他們,大成國的土地本國的百姓全包種了,誰也不願意讓給他們土地。

而成國的政策是,如果想在那裡安家落戶,只有繼續往西走,去那裡墾荒。難民的看到的都是山地丘陵,不願意在那裡遭罪,也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訊息,滕國待遇好,便跑到滕國來了。

李秀娥自然一視同仁,歡迎他們到滕國安家。

由於難民的加入,滕國的人口迅速增加,一個月內增長了15萬人,特別是來了許多青年男子,現在國家正是用人之計,新兵增加了4萬。

滕國的軍隊數量現在已經超過10萬了,總人口將近百萬人,比李秀娥初到此地時增長了一倍還多。現在再去看每個村每個集鎮,每日裡都是車水馬龍,異常的熱鬧。

這些人口的增加擴大了滕國內需,那些肉蛋奶不再發愁銷路,加上運往成國的一部分,基本上達到了產銷平衡。

肖德噲安排商隊送往寧國的商品,都是些日常用品了。肉蛋奶這一類鮮貨暫時停止了供應。那些桌椅板凳農具玩具不存在什麼保質期的問題,便可以進行遠銷。

有一個商隊準備了10車貨物,本打算銷往大暢國,可臨近暢國邊境之時遇到了劫匪。

這是自從寧滕戰爭之後第一次又遇到劫匪的問題。這群劫匪看上去並非軍卒所扮,衣服穿著均是百姓打扮,手拿的武器更是多種多樣,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幾乎都有,甚至有人還拿著棍棒鐵鍬一類的。

這百十名劫匪也不過十餘人騎著馬匹,剩下的都是徒步。整個商隊連同鏢師不過30餘人,被這些人突然包圍,打了個措手不及。在打死打傷對方20餘人後,最終還是丟了貨物,還有五六個人受了傷。

鏢師都配備了火銃的,可在一個山坳他們被困住了,殺了一條血路才將十幾個商人帶了出來。

李秀娥對此事自然相當重視,加上之前斥侯傳來的訊息,寧王下旨,勒令軍隊搶奪滕國的商隊。她猜測,莫看這次從裝束上那劫匪不像是軍卒,可估摸著極有可能就是軍隊所為。

有兩個鏢師暗地裡跟蹤了這幫劫匪。果不其然,他們將搶劫來的貨物全部送進了軍營。只因這些貨物都是些鐵製工具桌椅板凳以及木質玩具一類的物品,沒有肉蛋奶這些可以吃喝的東西,那軍隊一件未留,全部上交了縣城,他們換回來了兩車大米。

這個事件發生的地點在東隅,距離滕國比較遠,足有千里之遙。近一個月以來,進入寧國境內方圓六七百里都沒有再發生過搶劫商隊一事,看來他們確實是怕了。這遠方的軍卒沒有受到教訓,卻是不折不扣地執行著寧王的旨意。

李秀娥依舊很氣憤,真有心想再去滅了那波人,可又擔心因此再次引起戰爭,畢竟戰爭對於雙方來說,無論是勝與敗都會造成極大損失的。

於是她暫時先忍下來,召來肖德噲,深入寧國境內的銷售暫時不再開展,只在附近比較安全的地帶進行。

肖德噲這時上報了一件事,這讓李秀娥不得不重新考慮她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