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預謀再度奪瓷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攻打小龍山縣城並非像打泉城等城市那麼順利,不過滕軍也沒有費太大的事。
小火炮轟軍旗並沒有嚇住守城的裘將,勸降信也沒有能夠讓他們放下武器。
按照李秀娥的指示,龐彪讓那小火炮打斷了西城門的吊橋繩索,吊橋落了下來,城門便呈現在滕軍的面前。
守城的裘軍見滕軍真的要攻城了,弓箭手齊聚城頭,嚴陣以待。
然而,龐彪並沒有指揮軍卒架設雲梯,而是調過來一門巨炮,一炮便將那西城門轟了個稀爛。
城上守軍頓時大駭,急忙讓那軍卒到城門處增援。面對巨炮的威力,誰又敢去那城門洞呢?只不過是遠遠的備了弓箭而已。
為了減少傷亡,龐彪未派軍卒貿然衝殺,而是調來火器營,用長筒火銃開道,直接射殺城門裡的城頭上的弓箭手,打得他們根本就不敢露頭。
火器營後面跟著4門小火炮,向城裡推進,見到聚集在一起的裘軍,那火炮就會打響。對那些分散的裘軍,就由火器營來收拾,而後面自有大隊的滕軍跟進。
進入城內街道,依舊是火器營在前,小火炮在後,四下裡一衝,那街道上的裘軍根本就沒有抵擋之力,盡數被殺。
只剩下城頭上的守軍尚在隔著城垛射箭。他們不敢衝下城來與滕軍廝殺,下來一個被消滅一個,下來兩個被滅掉一雙。
即便是他們龜縮在城頭,那頭卻是不敢露的,只要被火器營的射手看到,“砰”的一聲便是一槍,那鐵砂子就像是長了眼睛,直接轟到他們的臉上。
接連不斷的傷亡令裘軍喪失了守城的信心。見大勢已去,再頑抗下去終究是個全軍覆沒,還是被滕軍兇猛的態勢嚇飛了膽魄,貪生之念佔據了上風,最終舉白旗而降。
小龍山縣城攻下之後,滕軍僅在此逗留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奔向瓷都。
那瓷都在李秀娥心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與暢國所簽署的經貿往來合約中,瓷器的比例相當大,若瓷都一直被裘軍佔據,這單生意必將失去。
李秀娥自然不想讓滕國有若大的損失。滕軍自出發以來,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大大小小二十幾座縣城悉數拿下。這在某種程度上,已給裘軍一個很大的打擊。
那嬴王當然也不會坐視,聞聽滕軍前來與他爭奪城池,起初他並未放在心上。
小小的滕國能有多少兵力,即便是後來增加了一些,也不過是寧國的降卒罷了。在贏王的眼裡,那寧軍降卒組成的軍隊根本就不堪一擊。
也正因為有如此的想法,對李秀娥所率領的10萬滕軍根本就沒有進行攔截阻止。可當他聽到一座挨一座的城池先後被滕軍佔領之後,便坐不住了。
曹蠻帶兵5萬圍困瓷都遲遲攻不下來,滕國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到時曹蠻被滕軍一包圍,恐怕再難以取勝。
知道這事他才覺得有必要出兵去攔截滕軍了,於是便親率5萬大軍,追趕李秀娥所帶領的軍隊。
可他每到一處縣城,看到城頭上飄揚的卻是滕軍的旗號,便跺腳大罵,怪這個二弟妹做得有些過分。可他也不想想自己做的事是否出格。
於是,他便下令重新奪回那些被滕軍佔領的城池。
結果呢,這事兒倒是有意思了。城頭上雖然懸掛的是滕國的軍旗, 守城的將領和軍卒還都是以前裘國的將士。
此等情形更加激怒了嬴王,他親自跑到城前來勸降,他的說辭除了大罵之外,沒有一句是安撫的言語。
殊不知,他愈是如此的蠻橫暴戾,守城將士更加堅守不出。因為他們明白,開城門投降嬴王,那些將領們的結局必將是殺頭。不開城門堅守,或許能熬到李秀娥帶兵重新殺將回來。
如此一來,那嬴王攻打城池反倒異常費力,拿下一座縣城,他總要耗上10天半月的時間,他甚至都忘記了此次出兵的目的。等他收復兩座縣城之後,李秀娥已經開始攻打小龍山了。
嬴王裘開天這才感覺即將誤了大事,讓他略感心安的是,曹蠻已經攻下瓷都,進駐城裡。哪怕是滕軍趕到,也並非一兩日能夠攻下城來,這便給他增援曹蠻贏得了時間。
於是乎,他便率軍東進,即便是再遇到被那滕軍佔領的城池,也不再攻打了,只是繞道而過,他必須儘快趕到瓷都。
可他畢竟還是遲了。
攻下小龍山之後,滕軍就將瓷都圍了起來。
再說那曹蠻,他也是個聰明之人。他不知道那火炮裡的火藥究竟是何物,抓了一個滕國的傷兵,還是逼問出來了火炮的使用方法。他親自試射了一炮。
於是他便將操炮要領教會了裘軍,不禁暗自冷笑,繳獲滕軍40門火炮,想必那滕軍若是再想爭奪回瓷都,恐怕比登天還難!
僅僅過了五六天,滕軍就圍住了瓷都。他並不驚慌,一如宋博然當初的態度,見滕軍眾多,他也不出戰。城中糧草頗多,堅持上一兩個月還是綽綽有餘的。
想那嬴王不會坐視不管,待嬴王帶兵前來,來個裡應外合,總能把那滕軍打退。
曹蠻的心裡打著小算盤,李秀娥自然也在研究攻城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