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製造藉口來開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李秀娥她們走了之後,才有村民偷偷開啟大門,看到那家大院已經被燒成灰燼都異常駭然。其實昨天夜裡他們就看到了火光,見有軍隊在那,誰也沒敢出門,直到後來又聽到喊聲震天,更沒有人敢到街上來了。
大街上的屍首已經運走了,總也少不了留下斑斑血跡,還有一些散落的刀槍。村民們知道,這個小山村終究不會安寧。
且說李秀娥一行繼續向南奔去,直到行至邊境,遇見在那裡等候的周正邦、龐彪等人,見他們帶了軍隊,李秀娥心頭一熱,知道是這些臣子們不放心她們的安全。
君臣相見,互道平安,旅途勞累,決定休息一晚,第二日再啟程回石昌。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裡,似乎比較平靜。李秀娥除了日常管理朝政之外,就是督促兵部加強訓練和製造火器彈藥,她知道這天下並沒有看起來的那麼太平。
特別是嬴王裘開天的所作所為,勢必會在大華南部燃起一場戰火,只是不知道下一個即將開戰的物件是誰。
奪了成國曾經佔據的諸多城市,現在休戰,那戰火併沒有繼續向成國境內蔓延。看來嬴王的意思是隻跟成王爭奪寧國的土地。
暢國在東方佔領的城池不算多,從沈從容率軍進入寧國地境以來,尚未與暢國發生過一次交鋒。莫非是那嬴王不願與他七弟打仗?
而滕國現在佔據了寧國土地三分之一還要多,如若按照剛才的邏輯,嬴王極有可能要向滕軍開戰。他只不過還缺少一個合適的理由。
這個理由還是讓嬴王找到了。
裘開物接到了一封他大哥所寫的親筆信函,當然這一次不會再是寧王的訊息,而是一封征討檄文。
指責他殺害了姚遠,想那姚遠並非外人,是他姚王后的親弟弟,將其悄沒生息地殺了,還扔進了山溝裡。此種行為著實令人憤慨。
不管姚遠他是多麼的無禮,也不該把他殺掉,二是更不該把他拋屍,三是也不曾通知他這個當大哥的。讓他無法與王后交代,令大裘王國國民怎生看待他這一國之君?
為此,他要發兵討伐,時下已經派兵去攻打瓷都了。拿下瓷都城,以示對二弟懲誡,也算是給他那妻弟姚遠報了仇。
滕王裘開物見大哥已經知道了是他們殺害了姚遠,早已是驚恐萬分,沒了主意,急忙將這封信函拿去給李秀娥看。
李秀娥見他驚慌失措的樣子,知道裘開物受到了驚嚇,信中所述她早已料到,只是覺得裘開天竟然以這樣的理由攻打瓷都,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便先勸滕王無需擔心,讓他安心去做他的木匠,出兵打仗的事自有她這王后來負責安排。
裘開物連聲應了,一再叮囑李秀娥要注意安全,便惴惴不安地回到了他的寑宮。
李秀娥著人叫來小雷霆,現在有什麼事情他都會跟兒子商量,她發現小雷霆的判斷與事實極其相近,甚至比她判斷的還要準確,並且做事果決,行動勇敢。多場戰鬥打下來,發現自己離不開這個寶貝兒子。既然上天眷顧於她,給地送來這麼一個天造地設的神人,何不與他商量呢?
小雷霆非常理解母親的意圖,只需靜靜地聽了,或是給出一番中肯的建議。除了勸慰李秀娥無需擔心之外,更令李秀娥放心的是,一般情況下他都會拿出一個良好的策略。
這一次小雷霆依舊是微微一笑。
“母后勿需擔心。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這個嬴王大伯的野心早已昭彰,路人皆知,他若出兵還需要什麼理由嗎?想必那姚遠追殺我們,就是他授意的,是要製造發兵的理由。”
這個理由李秀娥還真就沒有想過,今日聽兒子一說,確實是那麼一個道理。
看來嬴王早有算計。
小雷霆繼續分析道:“如若姚遠把我們一家人殺掉,那滕國的土地豈不會跟寧國一樣,早晚會落入嬴王之手。姚遠被我殺了,他自然會找出為其報仇而出兵的藉口。所以我當初就要做的秘密一些,可這終究還是瞞不住狡詐多端的大伯父啊!”
對於消滅姚遠以及其所率領的那500裘軍一事,終究還是紙裡包不住火。姚遠都出去四五天了,遲遲沒有回來,甚至連個音信也沒有。嬴王裘開天自然會猜測到極有可能出了意外,但他絕對不相信那500人會被全數殺掉,怎麼著也得有一兩個人跑回來報信兒。
可事實上一個兵卒也沒有回來,贏王坐不住了,急忙派曹蠻沿途去打探訊息。
曹蠻帶了1000人奔向滕國方向,一路走來,細細打探,不放過任何一個村落,直到來至那個小山村。看到了亂石堆上的血跡,以及個別折斷的矛頭,還有那一棟被燒燬的院落,再向村民一問,自然曉得了全部事情的經過。
穿過樹林,大概有二百米,那裡有一道山溝,下面是懸崖峭壁,足有三四十米深。
溝下橫七豎八躺著數百具屍體,皆是穿著裘國的軍服,曹蠻當即明白了,這就是姚遠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