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後果確實很嚴重(第2/2頁)
章節報錯
同一個地點兩次覆滅,這絕對不是巧合。滕國採取的什麼戰術瞬間讓五百生命消失,他的文武群臣也無法想象得出來。
自己昏聵他倒有自知之明,但他那個二哥只痴迷於木匠,說白了就是個呆子,怎麼可能訓練得出如此精於戰術的軍隊?若是沒有上天的幫忙,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也正因為他從骨子裡看不起他那個廢柴二哥,卻吃了他的大虧,所以這位六王子生氣了。一個彈丸小國,還想挑戰我這泱泱大寧國,30萬大軍從石昌縣一過,就會把整個滕國蹚平!
看在一奶同胞的份上,且不說把滕國滅了,總要先教訓教訓再說,免得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立刻得到了文武群臣的支援,於是乎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就在大寧國朝廷內部謀劃開了。
在突襲戰勝利之後,李秀娥可沒有放鬆任何警惕,除了讓軍隊繼續加強操練之外,還與文武大臣分析當前形勢,特別是大寧國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並針對其可能性研究應對策略。
要求派出的斥候將資訊及時傳回,不單單是寧國這一方的,包括其他王國的軍事動向。
在李秀娥與群臣研究國防大事的時候,滕王裘開物卻一頭扎進他那樓臺的建設之中,樓臺的基礎部件重新做好了,他親自到現場監督,重新開建。
為了防止再次遭到類似的侵擾,他讓工匠在樓臺四面砌起了高牆,命馬乘風安排了100名御林軍駐紮看管。看得出來,他對這樓臺的關心程度甚至超過他自己的安危。
李秀娥見他修築高牆,這倒讓她想起了一些事情。如果沙水鎮也有城牆的話,或許就不會輕易遭到陸家屯匪軍的突襲。沙水鎮的發展規模已經夠大了,確實有必要建成一座城池。可現在正在全力備戰期間,不適宜大興土木,主要是沒有那麼多的人力,這修建城池還要以軍卒為主力。
當她把這個想法提出來之後,文武百官卻大力支援,沙水鎮的百姓也非常願意建起城牆,那樣他們覺得會更安全些。如果要建造城牆,家家戶戶男女老幼都願意出工出力。那些商戶更願意出錢出物,要知遭到侵擾,他們的損失是最大的。
若是建造城牆,那就儘快行動,因為接下來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發生大的戰爭,這個事情可能就永遠擱置下了。
既然有這種可能,趁現在尚無戰事,那就儘快實施。一夜之間,科研部就畫好了城牆圖紙,仿照石昌城的樣子,稍作修改,所以出圖很快。
沙水鎮離那磚窯最近,青磚運輸極其方便。當前囤積的青磚差不多能夠三分之二的工程用量,三個磚窯再燒上一次基本上就夠用了。
計劃工期最快也需要半年的時間,李秀娥可不想拖得那麼久。這半年世事難料,工期必須提前,就是燒一次窯的時間,最多兩個月,沙水鎮的城牆要建起來。
這種情況,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人力,四面城牆同時開工建設。於是乎全國各地各個廠礦都抽調人馬前來幫忙。
令李秀娥感到震驚和感動的是,建設現場幾乎就是人挨人。她震驚於大滕國人民的團結是如此的心齊,她感動於一方有事八方支援,滕國雖小,但是眾志成城!
人多,並不亂,那些小頭目各自管理各自帶來的人,分片包乾倒是有條不紊。前來支援的皆是心甘情願參加勞動的,那種偷懶怠工的現象幾乎看不見。
從日出開始,到日落結束,這一天下來都在忙個不停,為了趕工期,勞工們只有吃飯的那會兒閒暇時間,任你驕陽似火,我依然汗流如注,卻不停歇。
為了提高效率,人們吃飯都是輪流吃的,工地上總不斷人。
那製坯燒磚的工人更是積極,總怕這青磚供給不上。天不亮就有人去翻土,天黑了,摸著月光依然有人在扣坯,好在天氣溫度高,那土坯幹得比較快,已經有人點著火把連夜開始裝窯了。
城牆建設的速度之快,已然超出李秀娥的預料,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一座新的城池便拔地而起,其規模僅次於石昌城。唯一不同的是,在那城池的東側還有一座尚未建成的樓臺。
城池建好了,還要逐步增加那些防禦設施,同時要調集部分駐軍來這裡守城。這些事由兵部安排,倒減輕了石昌兵營兵卒的集中住宿問題。
可就在沙水鎮城池建好不到十天,大寧國那方的斥候傳來訊息,十萬大軍壓境,要來討伐滕國,這可驚嚇住了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