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總疑陳府事蹊蹺(第2/2頁)
章節報錯
原來,功勳王夫婦去世的訊息喬得準確實是知道的,但他並未細打聽,畢竟只是死了個官員以及夫人而已。其實他當時並不知道那是李秀娥和陳巧巧的父母。說起來這個事情也怨不得他,一個無名小卒,豈能隨意去打探王后的身份?
他聽說功勳王與李秀娥姐妹是父女這是最近幾天才知道的,他正為此事懊惱。他本應第一時間將這個訊息上報的,可他終究還是忽略了,還虧得自己名叫喬得準。
李秀娥沒有怪罪他,只是讓他說一說他所知道的情況。
關於此事喬得準還真就下了功夫。他最先知道的資訊與那曹將軍所說一般無二,陳氏夫婦確實是突然得了暴病,在同一天先後去世的。
費盡周折,瞧得準找到了其中一位曾經給功勳王夫婦看過病的太醫。那太醫推斷,功勳王應該是心臟病突發,夫人也是因為悲傷過度而氣絕。他及另外幾個太醫都沒有發現什麼疑點。
喬得準還找到了伺候功勳王夫婦的周管家。據周管家所說,功勳王二人平時身體並無大礙,但他們過的並不快樂,整日裡抑鬱寡歡,七八年來不曾見過笑臉。他個人推斷,二人可能是死於抑鬱。
提到這些,李秀娥倒是覺得極有可能。原主陳瀟瀟自然知道父親的一些情況。在裘王統一天下之後,功勳王的兵權便被收回去了,讓他回家養老,不再參與政事。
空有一身報復,功勳王整日裡無所事事。他便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兩個女兒的身上,請人教她們琴棋書畫。在這一方面,陳瀟瀟天賦要比陳巧巧好一些,而後她又跟小翠學了些武術。
她也曾勸過陳巧巧一起學幾招,可陳巧巧說耍刀弄槍的事是男人的事情,只喜歡學習舞蹈罷了。
李秀娥問了喬得準幾個斥候在京都的生活情況。他們租了間房子,躉了些小商品,平時就在街頭或者是去鄉下販賣,一邊做著小買賣,一邊打探訊息。這做買賣的收入竟能供上他們的開銷,再加上朝廷的經費,他們在這裡的生活不愁,還能攢下些錢財。
馬上要過年了,李秀娥吩咐喬得准將食材準備豐盛些,讓常年在外的幾位軍卒好好改善改善伙食。
喬得準謝過王后,臨走之時,李秀娥讓他將周管家找來,她要親問詳情。
喬得準領命而去。
小雷霆來找母親,他勸李秀娥出去散散心,不要一直沉浸在外公外婆去世的悲痛之中。李秀娥不想出去,她還要等待周管家的到來。她明白是小雷霆想出去玩兒了,便讓小翠帶上幾個人陪他一起去,千叮嚀萬囑咐,不可惹事端。
小雷霆見目的達到,便高高興興出去玩兒了。
滕王裘開物在安慰了一番陳巧巧之後,又來看望李秀娥。見她並不像陳巧巧那麼悲傷也就放了心。
李秀娥讓他去趟宮中找兵部,看看是不是能將他們帶來的女兵和剩下的御林軍在兵營安排住處。其他幾個王子帶來的人馬都安排了,若只讓滕國的軍卒留在城外倒顯得有些外待了,畢竟讓他們在京城外過年不是個法子。特別是那些女兵,雖說同為軍人,李秀娥也不願意讓她們多受風寒。
之所以讓滕王親自去,是考慮到他是大滕國的國君,在這都城他才是滕國的代表,若是她這個王后拋頭露面反而不太好了。
滕王覺得李秀娥說的有道理,便義不容辭去找兵部了。
喬得準的辦事效率還是蠻高的,在他離去還沒有一個時辰,便把周管家帶來了。
周管家是一位50多歲的男人,健壯而精明,一見李秀娥,撲通跪倒痛哭失聲。
李秀娥忙叫他起身,讓座,這才讓他詳說功勳王夫婦當年去世的情況。
關於陳氏夫婦的病情,周管家所說的與喬得準提供的情況相差無幾,只是更詳細些。善後事宜與那曹將軍說的也差不多,但他心中也存有疑慮,還是跟李秀娥講了。
就是在遣散僕人的時候,每個人得到的銀兩並不少,可他估計應該還有大量的銀子存了下來,礙於嬴王已經接手處理此事,他一個做下人的也不敢貿然詢問。至於那些銀兩去向如何,他便不得而知了。
陳府不能繼續呆下去,好在他離家不遠,便打點行囊回鄉下老家務農去了。
瞭解完了情況,李秀娥打發人取了些賞銀還有幾瓶臺酒,讓周管家帶去回家過年。
裘開物從兵部回來了。聽說滕國的軍卒想住進兵營,兵部尚書答應的倒是挺爽快,可一聽說有200名女兵便又拒絕了。
說是大裘王朝從來沒有過女兵,更沒有安排女兵的軍營,畢竟男女有別,讓她們住在男兵營裡恐生事端,倒不如讓她們待在城外反而更安全。
見兵部不讓女兵進駐,也可能是受功勳王夫婦事情的影響,李秀娥心裡不太舒服。若不是功勳王府被嬴王的人佔著,她倒真想讓那女兵住到陳府去。可現在她又不可能馬上讓曹將軍帶人離開,當下情況也只得委屈那些女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