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又與商隊被劫的情況相悖,如何解釋?

李秀娥分析猜測,這劫匪有可能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劫匪,所以當地人就不知道有劫匪這麼個情況。

那究竟是什麼人呢?他們的背景如何?為何要去劫商隊?目的何在?

李秀娥還有一種推測,如若大滕國的商隊再不出現的話,有可能這幫劫匪也不會再出現。若是真的這樣的話,那這群所謂的劫匪就是針對於大滕國的商隊而來的。

這樣文章可就大了!

所以這一次商隊出發,她非常重視。既盼著商隊安全出去安全回來,又盼著那群劫匪露面,有御林軍的幫助,爭取揭開這群劫匪的面紗。

給國王裘開物運送的木材和竹子到了,裘開物自然是歡喜異常,叮叮噹噹又開始了他的木工設計。

從初六這天開始,石昌縣南郊那片丘陵之地,已經有人進行土地平整了。

李秀娥親臨現場,確定了木器廠的選址定位,工部尚書便安排人開始施工。

青磚、水泥、鋼筋、木材陸續進場,二三十名工人熱火朝天干了起來。

按照李秀娥的想法,先蓋一處工房,工人們便可以在裡面幹木匠活了。

這工房還沒有蓋完,傳來一個壞訊息。拉運水泥的車有一輛斷了車軸,一車水泥散落在地,又派了輛空車才接應回來。

這個訊息剛好被李秀娥聽到,她在木器廠工地看到了那斷了的車軸。

這車軸是木質的,有些老舊,水泥車比較重,不堪重負斷了。

李秀娥知道,像這種木車軸的車輛載重量有限,時間久了,說不定什麼時候軸就會斷。這一車的重量全壓在這個根軸上,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車輛的使用。

無論是國內建設,還是商品外銷,車輛是少不了的,那麼斷軸的情況在所難免。可是斷了車軸的後果很嚴重,除了誤事之外,弄不好還會有生命危險。

李秀娥將工部尚書找來,責承鍊鐵廠研製鐵車軸。她提示,在軸兩端多滲碳,增加其剛性耐磨性,才能延長車軸的使用壽命。

未出十日,郭振山親自扛著一根車軸來面見李秀娥。

李秀娥見了,甚為驚歎,最起碼從外觀上看來,與後世的車軸不相上下。

便讓他裝在馬車上試試,如果試行著不錯,便可以大量生產,將所有載重的馬車木車軸替換下來。

郭振山領命而去,在臨走前交給李秀娥一個木質工具箱,說是獻給國王的。

李秀娥開啟木箱一看,不禁樂了。

箱子裡面全是工具,錘子斧子鑿子刨子,應有盡有。特別是那鑿子有大有小完整的一套。差不多的木工工具這裡都有,唯獨不見鋸子。

李秀娥想了想,鋸子比較難製作,想必還沒有研製出來。於是她就畫了一個草圖,讓工部尚書轉交給郭振山。鋸子可以大批生產,用於伐木比斧子省力得多。

可想而知,當這一箱子工具交到國王裘開物手裡的時候他是何等的開心,自然又大加誇讚李秀娥一番,事事為他著想。

他手中的那套工具也到了需要更換的時候,正想著,便有人送上門來,真乃及時雨也。

聽他這麼一說,李秀娥忽然就有了想法,木器廠廠房馬上落成,駐廠的木工也要開始幹活了,人人都需要這麼一套工具。

於是,讓人通知郭振山,像這樣的工具再造幾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