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家賣農具的商鋪,進進出出的人員絡繹不絕,每一個客人出來差不多手上都拿著一兩件農具,或是鐮刀或是鋤頭。

李秀娥在石昌縣城曾經見過那裡所賣的鐵製農具,除了做工比較粗糙之外,材質也不太好,工具非常不耐用。

周正邦說這一家的農具優於其他地方,主要原因是這家農具出自小白山,那裡的冶鐵工藝比較先進,做出的刀具用具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

小白山那裡有鐵礦,李秀娥已經讓人去調研整合了,她要重點開發那裡,大滕國的建設還要仰仗那些鐵資源供應呢。

按照計劃,這次巡察是打算要到那裡看一看的。

王后的巡察隊伍經過沙水鎮,街道上的行人紛紛避讓。

小白山距此地大概有100餘里,車輪滾滾,浩蕩而行。

走了不到50裡地,遇到一座小山,這座小山很特別,它並沒有與遠處的大山相連,坐落在平原上顯得很突兀,山上除了一些零星的雜草之外,見不到一顆大樹。

車隊停了下來,李秀娥要到近前看看這座特別的山。因為在她的前世記憶中,這座山並不存在。

當行至山腳下看到那淡灰色的岩石,她興奮不已。她認識這石頭,石灰石,做白灰的原料。今後的基礎建設是需要大量白灰的。即便是不用後世的工藝,當下百姓也已經掌握了石灰石的燒製方法。

這個小山幾乎全是石灰石,整個石昌縣用上幾百年也用不完。

諸位官員見王后對這些石頭很感興趣,有些不解,但他們知道,王后又有新想法了。

李秀娥指示工部,現場開採,就地煅燒生產石灰。

周正邦提出疑問,生產這麼多的白灰誰來買呢?石昌縣的百姓幾乎不用,即便是朝廷建設新的辦公區也用不了太多,終究是有限的。

李秀娥提醒他,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將來的居民都會用,住房改造或者重建,那白灰是少用不了的。

用白灰抹牆有諸多好處,不僅是看著潔淨漂亮,而且比較耐久。更重要的是白灰有消毒作用,可以減少居民的一些疾病。

再則,石昌縣畢竟有些小了,即便是建了國它的面積也不會變大,消費總額還是有限的,白灰同樣也要走出國門。

一件接一件的事情,周正邦以及眾官員都明白了王后的發展思路,將來發展的趨勢,絕對不單單是侷限在石昌縣內,王后早已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王國。

對這個新王后的戰略目光,不僅是周正邦,其他的官員也很佩服。

只要是有了市場,產量越高自然越好,根本就不怕積壓,不僅是這白灰,其他產品同樣一樣。

這讓人們聯想到了前幾日騰王那些傢俱拍賣的情形,對於積攢下來的那些國王親做,想必王后也是要銷往國外的。

當這個思路都被認可之後,那麼對王后一系列的舉措眾官員算是看清楚了。王后著眼於天下,並非僅僅是石昌縣,大滕國。

眾人自嘆弗如,禁不住在這野外高呼“王后聖明!”

車馬南行,很快便到了小白山下,遠遠的就能看到有濃煙升騰,也許是由於大山的阻擋,這煙霧並不能立刻消失,逐漸在空中彌散。走得近了,稀稀拉拉的能看到幾處草房坐落在那裡。

早有幾位官員迎了上來,參見王后。他們已經在這裡駐紮了十幾天了。

無序的開採使得現場比較凌亂,到處都是廢石廢料,進進出出不太方便。倒是有一段路相對平整。

其中一個叫郭振山的官員彙報。

這裡確實貯有豐富的鐵礦石,因為技術的原因,開採的程度並不大,只開採了地表的一部分。由於無序管理,廢料遍地都是,須先進行清理,運出去,為將來進一步開採留有場地。當前他們正在做這項工作。

目前在這開採礦石的有四家,基本上也不固定,誰需要鐵礦石,誰就安排人手採一些,沒有什麼章法。

經過調研和協商,他們很願意服從朝廷安排,加入礦務公司。那幾位老闆可以負責安排人手,組織工人進行採掘。

這個框架基本構成。這段平整的路面和山腳下的開闊地,就是近段時間以來他們組織人乾的。

今後他們服從公司的統一領導,成為公司的正式成員,不再私自開採。

這樣做也是為了工人的安全著想,因為他們沒有更先進的技術,難以保障採掘工人的安全,況且深度挖掘投資比較大,哪一家業主也沒有這個財力。

他們也曾經想過統一起來進行合作,但是為誰當老大爭論不休,多年也沒有一個結果。現在好了,朝廷出面,大老闆的事宜自然就有了著落,用他們的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如果他們知道這棵大樹就是當朝王后,也許會驚掉下巴。

往東十里有個露天煤礦,生產優質煤炭,是煉焦的好材料。當地有些人從事煉焦。

有了這些資源,成立一個大型鍊鐵廠並非難事。

李秀娥滿心歡喜,一切盡在她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