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非常(一)求訂閱(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豳符,就是調動這一支強軍的信物。
須知,這強軍有著鐵律,認符不認主,唯有持豳符者,才能調動這支大軍。
其他不論是誰,哪怕是有豳氏首領當面,無符一樣不聽宣調。
由此可見,這豳符的重要性,誰手上有豳符,就能調動那支強軍。有此強軍在手,只要不是修成無漏之身,餘者皆可殺。
姒伯陽揮了揮手,道:“叫你取你就去取,哪裡來的這許多為什麼?你去取來,我自有用處。”
老僕人遲疑片刻,道:“是,是,那,老奴這就去取,”
“去吧,”
姒伯陽目送老僕人遠去後,目光轉而投向棺槨,看著棺槨中紀曆的屍身,幽幽道:“你這撒手而去,倒是沒了念想。”
“可是把這家業交到我的手上,卻讓我憑添了多少因果。也罷,當斷則斷,這因果該斷,就斷的乾脆利落一些。”
就在這時,一眾老僕紛紛跪地,叫道:“大老爺,”
姒伯陽轉身,看向門外,就見一眉宇凌厲的中年男子,踏步走來。
不待中年男子走近,姒伯陽已上前去迎,躬身行禮,道:“伯公,您老來了,”
有豳氏首領紀檀神容冷峻,定定的看著紀曆的棺槨,道:“出了這麼大的事,我這個做長輩的,要是再不來,還想什麼話。”
姒伯陽道:“這,伯公忙與公務,日理萬機,”
不待姒伯陽說完,紀檀抬手止住姒伯陽話頭,道:“再是忙於公務,再是日理萬機,可,這是我親侄子。”
“歷兒他少年失怙,是我看著他長大的,我看著他長大成人,看著他娶妻生子,沒想到啊,沒想到,他竟沒在了我的前面。”
姒伯陽輕聲道:“人皆有命,是阿父命數已盡,伯公不必介懷。”
紀檀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道:“真的是,人皆有命嗎?”
看紀檀的神容,再與紀曆兩相比較,很難相信紀檀與紀曆是兩代人。
紀檀精力充沛,煉血三重圓滿的他,精氣神內斂到極致,看著不似一個兒孫滿堂的老者,反倒像是還處於壯年。
而與紀檀相對的,作為紀檀的侄子,紀曆卻是已經早生華髮,與紀檀站在一起,紀曆表現的要比紀檀衰老的多。
至於原因,很是簡單。小青山界人族的修行之法,本就暴裂之極,不成無漏之身,出手次數越多,精氣神虧損越重。
所以說,小青山界之人,要想活得長久,最好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如若不然,精氣神完全耗盡,就是壽終之時。
這當中的道理,小青山界之人並非不知道,只是有時候,不是他們想不出手,就能不出手的。
紀檀身為有豳氏之主,自不用在前面打生打死。
作為有豳氏首領,若是連他都要拼命在前,那有豳氏的境況,又該崩壞到何等地步。
只是,如此一來,首領紀檀不能經常出手,那身為統兵的紀曆,就得次次爭先。
然而,每次出手,都會折損紀曆的壽數。
也就是因為紀曆大小戰無數,損耗元氣太多,到了補無可補的地步。讓正值壯年的紀曆,精氣神遠不如紀檀這個親大伯。
紀檀意興闌珊,道:“罷了,就當是命吧!”
“歷兒他少年好強,中年氣盛,爭強好勝之心,遠甚於同輩中人,只是成也爭強好勝,敗也爭強好勝。”
“只可惜,我有豳氏,少了一員大將,我紀檀,少了一個親侄子。”
面對紀檀的感慨,姒伯陽默然無語。
說實話,紀檀的這番話,對姒伯陽不無感觸。可感觸再多,姒伯陽仍不會改變原來的主意。
他可不會與紀檀一般,不惜元氣,為有豳氏打生打死,到最後生命耗竭而死。
姒伯陽雖不會漠視有豳氏,有豳氏倘若有事,他絕不會不管,但量力而行,凡事適度。
要他像紀曆一般,不惜一切的付出,就著實有些為難他了。
老僕人富伯捧著一卷鹿皮,小心翼翼的近前,道:“小爺,您要的兵符,老奴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