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黃卷的變化,姒伯陽輕聲一笑,上前拿起黃卷,只見一枚枚龍章鳳體,在黃卷之上游弋,天書聚聚散散,無相無形。

“黃天在上,”

姒伯陽攤開黃卷,一字一頓的讀出捲上文字。就在姒伯陽開口的一瞬間,天地間風雲驟起,一道道雷霆在雲層之中穿梭。

“后土在下,”

姒伯陽整個人全然無視,天地間的風雷激盪,仍然平靜的念著黃卷上的內容。每一個位元組,每一個音符,都醞釀可怕神力。

“臣,姒伯陽,秉承天命,順行天心,以氏族而起,混一越地諸部,為部眾所擁護,得以開國正朔,享得國君大位……”

在姒伯陽手捧黃卷,誦讀黃卷之時。一陣陣風雷聲,迴盪在天壇,似是姒伯陽誦讀所發,每一字皆擲地有聲,鬼神叩首。

“秉承天命,順行天心,以氏族而起,混一……”回聲落入厚重的雲層中,姒伯陽神色平靜,一手託著黃卷,看著天象之變。

轟隆隆——

越國開國,氣運貫通天地,立下天柱,盤繞龍龜。龍龜一出,自是風雷相隨,又有狂風驟雨而來,將天壇上下清洗了一遍。

姒伯陽沐浴著水霧,周身氣機變化,將水霧拒於周身三尺,任由水氣蒸騰,但姒伯陽身上的寬大禮服,依舊是乾爽無比。

黃卷之上的祭文禱告,全篇一萬兩千八百字,姒伯陽從頭到尾誦讀了一遍,朦朦朧朧中,一枚枚字形在水霧中扭曲起來。

三足香爐之上,幾縷青煙紫霧飄蕩,這青煙紫霧異常奇異,直上重重雲霄,彷彿接連著上蒼與大地,帶著某種特殊的寓意。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臣姒伯陽,恭請天命。”

一萬兩千八百字的祭文禱告唸完,姒伯陽抬頭看了眼天上厚重的雲層,輕聲一笑後,手中黃卷化作青煙,不知飄向何處。

“臣,姒伯陽,恭請天命!!”

呼啦啦——

好似就在等著姒伯陽說出最後一句話,這最後一句話一出口,彷彿觸動天地某種規則一般,整片天地都陰沉了下來。

嘩啦啦——

風浪乍起,引得天壇之上的那一頭氣運龍龜,不緊不慢的抬頭,一股龍威猛然爆發,吼了一聲:“呴——”

“呴——”

這一聲龍龜之吼,能看見,能聽到這一聲龍龜之吼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可是就這些少數人,卻無不面色凝重。

“龍龜……”

“這,龍龜……”

龍龜之吼,著實讓不少諸侯使節,心驚膽顫。

龍龜作為龍子霸下的龍威,驚的一眾諸侯使節,牙齒不住打顫。

這些諸侯使節,固然在各自勢力中,有著極高的地位。可國運顯化的神獸,非比尋常,除國君之外,少有人能直接接觸。

哪怕他們地位顯赫,但似這般近距離接觸國運顯化神獸的機會,依舊寥寥無幾。有的人更是更平第一次,看到氣運顯化。

“上達天聽了,”

姒伯陽望著散盡的青煙,心頭莫名的有些振奮。黃卷所化的青煙,已然勾連冥冥之中的某些概念,直接落到天子御案之上。

這就是所謂的上達天聽,天子既為‘天’,上達天聽就是將黃卷,送到天子案上,得到天子御批,這諸侯之位才是名正言順。

若是沒有得到天子御批,那諸侯之位名不正言不順,必會被周邊邦國孤立,更甚者還會被扣上蠻夷的帽子,被肆意打壓。

當然,一般情況下天子是不會不給御批的,只要想要加入神朝的邦國,天子一項是多多益善,而不是將其拒之門外。

——————

帝畿之內,九重帝宮!

群神拱衛,星光匯聚天路,萬千神華灑落,若有若無的天音,在耳畔迴響,

三百六十五位周天正神,站在純金神臺上,每一位正神都披著神光,眸子中閃爍金光,淡漠無比。

帝宣高坐御座,手執一根玉筆,這根玉筆的筆尖上,彷彿有大千世界,森羅永珍浮現。一點點星光忽明忽暗。

御案之上,一封封來自各方的奏疏,由這一根玉筆批改,或是點一個善,或是徑直駁回,一道道奏疏化作流光遁入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