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如此心性的人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城府深不可測,必是一個極其難纏的大敵。

這是鍾石在看到姒伯陽敕封八駿後,對於姒伯陽的評價。

雖然作為一統會稽的開國之君,姒伯陽的難纏,早就在鍾石的預料之中。

能將分裂了三萬年的會稽氏族,一手捏合在一起,若說姒伯陽是個庸人,只怕誰也不信,

可是現在看來,姒伯陽的棘手程度,還要超乎吳國上下的想象,讓鍾石的心裡,升起一股緊迫感。

“可惡,白費了我這許多心思,連彘獸都殺不死他,再想對他動手,短時間內沒什麼好機會了。”

鍾石沉吟了片刻,暗自嘆了一口氣。

若有可能,鍾石自然想不顧一切,將越國消滅在萌芽之中,恢復會稽氏族分裂的狀態,好讓吳國吞併會稽。

可姒伯陽的實力之強,已經不是吳國單方面,想扼殺就能扼殺的了。

尤其是在姒伯陽一己之力,誅殺兩大凶獸,鎮服天狗後。這等彪悍的戰績,足以讓一些人清醒的知道,姒伯陽並不好惹。

“那,吳越之爭再啟,我吳國真能如朝野所想的一樣,吞併越國,成為最後的贏家嗎?”

在見到姒伯陽後,鍾石對吳越成敗,竟有了一絲的仿徨,他似乎已經看到了姒伯陽率兵,兵臨物都城下的的那一日。

就在鍾石憂心忡忡,為吳越之戰,而感到幾分悲觀的時候。

“鍾使節,你看這位越國國君,倒是有幾分明君之象。”

三苗使節姜禮在旁傳音,道:“你說,這位明君一旦振興越國後,他第一個要回報的,會是誰呢?”

說到這裡,話音之間,竟帶著一點笑意,只是鍾石的臉上,卻不見笑意,反而愈發的僵硬、生冷。

姜禮繼續傳音,道:“吳越之爭,在這樣一位強勢人物的手中,又會以何等方式落幕,這誰也不知道。”

“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你們吳國就是要贏,也不會贏的很輕鬆。至少在他的帶領下,吳國會贏的很吃力。”

鍾石不動聲色,看著天壇之上那道身影,眉頭一動,默默傳音道:“難不成,三苗還會插手吳越之爭,助我吳國擊敗越國?”

“我記得,三苗不是傾向於,以越國牽制吳國,進而制衡我吳國的發展。如何又改主意,要助我吳國了?”

對於姜禮突然改變態度,要幫助吳國吞併越國,鍾石怎麼可能沒有疑慮。

然而,對鍾石的試探,姜禮面上笑意不變,嘴唇一動,生冷的吐出兩個字:“還能為什麼,當然是為了……利益!”

“姒伯陽做越國國君,變數太大。對我三苗北上中原,或許是個隱患,所以……我想借吳國的刀,斬掉這個隱患。”

三苗姜姓再已有爭奪天子之位的野心,雖然三苗姜姓的實力,以天下九州範圍而看,並不算十分的拔尖。

與秦、晉、齊、楚等頂尖霸主大國,更是有著巨大的差距。可天下諸侯,誰不想染指天子之位。

就算三苗姜姓實力不行,無法進窺帝位,也能轉頭支援同宗同姓的邦國搏一把。

做不了天子之家,就做天子的嫡系,一樣能獲取極大的好處。

正是抱著這種心思,所以姜禮在姒伯陽身上看到一點威脅的苗頭後,都沒向三苗君稟告,就自作主張的向鍾石示好。

試圖增強吳國的實力,讓吳越兩方的平衡,維持的更長一些。

只是,姜禮的舉動,實際上是相當犯忌的。

沒有三苗君的點頭,就敢與吳國使節聯絡,若非姜禮身份特殊,深得三苗君青睞,換做其他姜姓公室,絕無這個膽量。

“北上中原,”

鍾石深深的看了姜禮一眼,誰又不想北上中原,與天下群雄爭一爭天子之位。

不要說是大國霸主,以及吳國這樣的小霸,就是那些國小民弱的小國,難道就不想趁著這五十六萬年不遇的機會,進取天下?

非是不想,而是不能,沒有這個實力,就只能看著大國傾軋,自家龜縮起來,將存在感降到最低。

亂世之中,跳的越高,摔的就越狠。有時候,這一摔就是國破家亡。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