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道兵(三)(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句話,是大成至聖先師,那位匪號孔老二的孔仲尼,形容老子李耳時所說。
當然,這裡所說的龍,不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龍鳳神獸。
對於老子這等存在而言,龍鳳與普通的長蟲、飛鳥,也沒什麼太大差別。
孔仲尼口中的龍,是謂‘人人如龍’,是道的一種體現。與老子道德經上的‘道可道,非常道’,一般無二,都是對道的解讀。
在修行煉氣之人看來。老子者,大道之宗,道之所化,至尊神聖。
煉氣道若能達成最高成就,或許可以觸及‘老子’的境地。
雖然那等境地,距離姒伯陽無比遙遠。可這不耽誤姒伯陽,對那般境界的憧憬,那才是真超脫,真自在。
就算是隻有鏡中花,水中月,可是鏡、水之間,還有花、月之影。以姒伯陽的得天獨厚,並非真的不可企及。
姒伯陽見伊摯一臉懵懂,自嘲的笑了笑,道:“一時心有所感,有些孟浪,只是不吐不快,還望先生不要見怪才是。”
伊摯道:“姒首客氣了,您之所言,我亦所得良多。”
“難怪,姒首隻用十年,就將山陰氏壯大至此,姒首之能,伊摯佩服。”
“耕戰之法,只是聽姒首言其精髓,就讓某家不寒而慄,此為戰時之法。”
伊摯感嘆道:“有此法在手,以此消化會稽氏族的底蘊。不說攻無不克,新的越國,至少能立於不敗之地。”
“只是,姒首……某家有一句忠告,不知該說,還是不該說。”
姒伯陽道:“我與先生一見如故,先生又有什麼話,不好與我說的?”
伊摯眉心一動,幽幽道:“那,我可就說了。還望姒首,不要嫌棄我這個外人,多嘴多舌。”
“只是一條小小的建議,姒首可聽,也可不聽。”
姒伯陽道:“先生的本事,我是領教過了的。先生的建議,我又怎敢不放在心上。”
伊摯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說了,說的不妥,還望姒首不要往心裡去,”
姒伯陽面露奇色,道:“說來聽聽,”
伊摯慢悠悠道:“越國新立,百廢待興,姒首首要的問題,是要穩定百萬越人,唯有穩定這個基本盤,才能成大事。”
姒伯陽點頭,道:“這點,我心中有數,越國新立,連年大戰,也該休息一段時間了。”
“我會傳令會稽,整合會稽氏族的兵甲,只要不是外敵侵略,十年之內,絕不動刀兵。”
伊摯皺眉,道:“只是不動刀兵,還是不夠。還要做到高築城,廣積糧。姒首能以雷霆之勢,統一會稽,憑的就是這六字。”
“若沒有山陰氏,從小處著手,十數年如一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也不會有現在即將建國的山陰。”
——————
——————
伊摯自有機遇,但是他能有著今時今日的成就,先天秉性佔一方面,卻也少不得後天際遇。
正是先天與後天的因緣際會,才成就了伊摯。讓伊摯成為,連蹇渠這般心高氣傲之輩,都自嘆不服的大才。
或許,就是因為自家際遇之玄奇,伊摯才對姒伯陽這等天生不凡的人物,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若有若無的敬畏之心。
“都說這位山陰首領,出世之時口含寶玉,乃是天賦異稟,生有異象之輩。”
一念之此,伊摯不知何時,竟有一些走神:“如今看其風度氣魄,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吶!”
這一次見面,姒伯陽帶給伊摯的震撼著實不小。
二人從天文地理,人物經史,再到人王聖德、古皇玄秘。但凡是能說的,姒伯陽都能說個一二。
開始的時候,伊摯還能仗著眼界開闊,年輕的時候,周遊列國,積攢下的見識,讓姒伯陽啞口無言。
可是當姒伯陽完全適應,並且掌握了二者交流的節奏後。伊摯便只有一邊坐著的份,甚至有時連話都插不上。
只用幾個時辰不到,只看姒伯陽表現出來的談吐,就徹底讓伊摯,不敢小覷這位年輕的氏族首領,大越未來的開國之君。
伊摯心頭劇震:“果然,能讓蹇渠甘為門下鷹犬的山陰首領,確實非同一般吶!”
伊摯不知道,姒伯陽執掌造化玉碟,參悟三千道法,自身智慧靈魄,早已邁入一個超凡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