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交兵(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上百萬敢戰、可戰之士,便是達不到人間精銳的層次。可是百萬大軍的兵勢,已然能稱得上石破天驚。
以百萬大軍之勢,一般的小國避之唯恐不及。就是三苗、曲國等大國,也不敢小覷百萬敢戰之士,所能爆發的恐怖力量。
姒伯陽鏗鏘有力,道:“只要我會稽氏族齊心,一致對外,任何鬼蜮伎倆,在絕對實力面前,全都不堪一擊。”
“是啊,”一眾首領紛紛點頭,附和道:“只要咱們會稽氏族,百萬越人上下一心,便不懼任何外敵的覬覦。”
“話是如此,但咱們內憂未去,外患猶在,可不能掉以輕心吶!”
坐在右首的甘籍,沉聲道:“現在的會稽,表面上是風平浪靜,實則是暗流湧動。那呂諸、姚紀的黨羽眾多,不可不防。”
“尤其是呂氏餘孽,在諸暨城破的時候,逃走了一部分。要是這些餘孽號召黨羽作亂,怕是響應者,必然不少啊!”
“而且,吳國錢唐君親率五萬水師,盤踞在汾湖上游。”
“誰都說不準,這位吳國的錢唐君,會不會在呂氏黨羽作亂的時候,從汾湖上游順勢而下,以水師之利,侵襲會稽。”
甘籍冷聲道:“咱們都知道,會稽的水軍不成戰力,根本無法與吳國水師爭鋒,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吳國水師耀武揚威。”
“到時候,咱們自顧不暇,這邊按下了葫蘆,那邊又起了瓢,被吳國水師,還有呂氏黨羽牽著鼻子走,遲早會不戰自潰。”
“正所謂,危急存亡,不可不察……”
手掌扶著公案,姒伯陽抿了一下唇角,道:“甘首領說的是,內憂外患,內憂在前,外患在後,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說到底,還是姒伯陽勢頭太猛,一下掃滅諸暨氏、上虞氏兩大氏族,痛快是真痛快,卻也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畢竟,拔出蘿蔔帶出泥,沒了諸暨氏、上虞氏這兩個龐然大物,那些依附於兩大氏族的中小氏族,如何安置就是大問題。
當然,姒伯陽若是能在此基礎,休養生息,整頓諸部,恢復民力,不出數十年光景,或能收服這些心懷異志的中小氏族。
可是,對姒伯陽而言,他現今最欠缺的就是時間。吳國對會稽之地垂涎已久,是不會眼看著姒伯陽安安穩穩恢復民力的。
就算三苗、曲國等大諸侯,為了限制吳國發展,不讓吳國這麼輕易的吞併會稽,對吳國多加掣肘,讓吳國不能全力入侵。
就吳國錢唐君這一路水師,便讓會稽氏族如臨大敵。吳國五萬精銳水師,要是一意侵擾會稽,對會稽的傷害可就太大了。
駐紮在諸暨城的二十餘萬兵甲,對於吳國的水師,完全就是有心無力。二十萬甲兵無船無艦,對吳國水師毫無辦法可想。
或戰或和的主動權,掌握在錢唐君手上,其中的利害,姒伯陽等人久經戰陣,自是瞭然。
甘籍心頭一動,低聲問道:“所以,是先攘內,後安外,亦或是先安外,後攘內?”
“這個……攘內,安外麼?”
對甘籍所說的先後之分,姒伯陽眼皮一跳,毫不猶豫道:“自然是先攘外,再安內。”
“在我看來,無論是內憂,還是外患,自有輕重緩急。”
“諸暨城都已經被我攻破了,我還會怕什麼呂氏黨羽?這些呂氏黨羽就算作亂,也就是癬疥之疾,不足為慮。”
“咱們真正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解決掉這一支吳國水師。不解決吳國之患,咱們哪還有心力,平定內憂?”
“只要吳國的精銳水師,還在汾湖一帶盤桓,這些所謂的呂氏黨羽,就會自以為看到機會,前赴後繼的給咱們找麻煩。”
“咱們必須想辦法,徹底重創吳國水師。沒了吳國的威脅,咱們騰出手來,收拾那些呂氏黨羽,當然是手拿把攥的事。”
“確實應該先安外,後攘內,”
一眾首領對姒伯陽的觀點,很是贊同。
姒伯陽直接將內外的利害,點的通透。眾首領知道姒伯陽決心已下,或者應該說姒伯陽早有定意,任誰都不能違逆。
姒伯陽本來就在聯軍之中,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前不久又被共推為君,定下君臣名分以後,主導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此時的姒伯陽,可以說只差建國稱君,收服諸部這幾步。再昭告天下九州諸侯,就能確立自己正統地位,繼承古越氣運。
因此,這個時候的他,已然具備一國之君才有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