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後,陳逸墨來到了那神秘簡訊中提到的城市入口。

入目的是一條由下至上的緩坡似的被積雪覆蓋住的公路,而在他視線前的不遠處,是一盞被積雪蓋住了的失去了電力放置在地上豎起的紅綠燈。

陳逸墨曾看過一部紀錄片,紀錄片的內容很簡單,它講述的是當世界上的人類都消失之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紀錄片裡具體地講述了人類消失一天、一週、一個月、一年以後世界會產生的變化,先是街道的混亂,再是城市供電系統的崩潰,接著便是一個又一個人類造物的腐朽、消失。

可不論紀錄片裡怎麼去描繪,那終究只是一種推論和假設罷了,雖然看的時候他也莫名地覺得脊背發毛,但那始終只是假的。

但現在,一座無人都市就這樣活生生地擺在了他的面前,而恰好,他還就沒得選。

“所以我的運氣只有在這種時候才這麼活躍麼?”

陳逸墨吐出了一口濁氣,在小小地自嘲了一次之後,他又邁開步子,沿著這條公路開始向著城市的中心走去。

《人類消失之後》這部紀錄片有一個場景令他至今都記憶猶新,那就是在人類突然消失之後,無人的城市滿是把街道公路擠得水洩不通的車輛,大巴車、轎車、麵包車、越野車盡都停了下來,沒有了操控者,這些人類智慧的工具自然而然地也就停下了運作。

只是這條公路上乾淨的就像是被刻意地清潔過了一樣,除去那偶爾能看得出來是消防栓的被積雪覆蓋住的柱體外,整條公路連一輛車都不存在,別說汽車了,連人行道上倒下的腳踏車都沒有。

而越是朝著城市中心走,那些被積雪覆蓋了一些的平房與高樓也就跟著多了起來。

這是一種極為怪異且不和諧的景象,就好像一個學院派的極度缺乏常識的導演硬是要上來就拍一場末世題材的電影那樣。拍攝過程中他已經足夠努力且竭盡全力地去做了,可實際上這部電影已經被一些微小的他不在乎也不去關注的細節給徹底毀掉了。

哪個末世的街道上是空無一物乾淨的就跟被打掃過似得?

如果真有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片子,那估摸著是絕對會被豆瓣之類的評分網站給直接衝爛掉的。

陳逸墨搖了搖頭,暫時把這樣的想法拋在了腦後,拿出手機拍起了當下的街道,以及那繁密的高矮不一的城市建築。

他本能地覺得這些差異點或許會在後面形成一個巨大的反差,而那時候,手上的切實線索就能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破局關鍵點。

城市裡很安靜,空曠的街道上只有他不斷抬腳踩下去的雪被踩踏的“咯吱咯吱”的聲音。

日本最常見的便利店是叫做“堂吉訶德”,而作為走進城市的最開始的地段,這裡理應有著這家連鎖開遍日本的便利店的分店才對,哪怕沒有,也應該有與之抗衡的本地便利店。

抱著這樣的想法,陳逸墨開始有意識地留意起了街道兩旁地被及膝深的積雪覆蓋了的街邊門店。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運氣守恆的關係,在被迫走了那麼大一段路之後,陳逸墨的運氣倒是又好了起來,沒費什麼功夫便在一家女士衣裝店的旁邊看到了一家玻璃門半掩著的便利店。

之所以能確認是便利店,得虧他透過那扇半掩著的玻璃門看到了裡面櫃檯上放著的收銀機。

在確認店門口以及店門口附近都沒有腳印後,陳逸墨開啟了手機的手電筒功能走進了這家便利店。

失去了電力,再加上這家便利店所處的位置又恰好是背陽的,所以店內的視線可見度相當的低。

藉著手機攝像頭的光芒,陳逸墨在貨架上尋找了起來。

這家便利店雖然不大,但貨架上該有的生活物品卻是應有盡有,只是貨架上的物品也和這座城市廢棄的時間相掛鉤,許多物品的包裝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臨近放著瓶裝水的貨架旁還出現了相當的綠色黴菌,甚至還有一股令人聞著就直皺鼻子的刺鼻味道。